公元前二五六年六月初六,晴。
在邯鄲城外,宮城和郭城之間的中央地帶,一片占地極廣的嶄新建築物在此林立,這便是曆經數年時間、一度被戰火所打斷的華夏學宮。
今日,乃是華夏學宮正式揭幕,向這個世界宣布成立的時刻。
太陽才剛剛從地平線上出現,華夏學宮之外就是人潮洶湧,數萬邯鄲民眾將這座學宮和學宮外的道路包圍得水泄不通,甚至還有許多精明的小販挑來了各種貨物當場叫賣。
當日上三竿之際,也不知道是誰一聲發喊:“大王來了!”原本擁擠無比的民眾立刻紛紛轉頭,朝著南邊望了過去。
最前方的是整整一千名具裝甲騎兵,雄壯無比的駿馬,身材高大的騎士身上披著在陽光照耀下閃閃發亮的盔甲,看上去猶如鐵塔一般雄壯威猛,引來無數民眾的歡呼之聲。
在這些具裝甲騎兵的兩旁,上萬名趙國步兵手持大盾而上,形成了一道盾牆,將整條道路的兩側都封鎖了起來。
旗幟如雲,華蓋昭昭,一襲紅色王服、頭戴金色王冠的趙丹和王後韓婉並車而行,出現在了趙國民眾的視線之中。
趙丹坐在馬車之上,不停的朝著兩邊的趙國民眾揮舞著手臂,臉上滿是溫和的笑容。
幾乎是在趙丹出現的瞬間,整個觀禮現場的氣氛也就達到了最高潮。
趙國的子民們無比興奮的揮舞著手臂,聲嘶力竭的朝著王駕呼喊著,無數雙臉龐因為無比的激動而變成了紅色,就連士兵們所構成的盾牆都變得有些搖搖欲墜。
這種情形讓全副武裝騎著戰馬隨侍在趙丹車駕兩邊的趙國軍方兩大巨頭廉頗和龐煖都情不自禁的捏了一把汗。
要知道這一次的保衛措施可是由軍方負責的,這萬一要是有人衝破了盾牆驚擾到了王駕,那麼廉頗和龐煖的這一頓排頭是肯定要少不了的了。
好在事實證明廉頗和龐煖多慮了。
在經過了大約兩三裏的道路之後,一道氣派無比的大門就出現在了趙丹的麵前。
這座大門高三丈寬四丈,完全就是依照城門的標準而建,門的兩側同樣有著高大的圍牆向兩邊蔓延開去,也是如同城牆一般。
在這座大門的最上方掛著一幅巨大的牌匾,上麵寫著四個大字——“華夏學宮”。
這便是華夏學宮的正門。
趙丹的王駕緩緩的駛入了正門之中。
當駛入了集賢門之後,民眾們傳到耳中的歡呼聲立刻就減弱了不少,讓趙丹也情不自禁的鬆了一口氣,與王後相視一笑。
說實話,被這種震耳欲聾的歡呼聲包圍著,其實是一件很有壓力的事情。
在正門之後乃是一大片大約操場大小的空地,專門用來停放車馬。空地的兩側各有兩座亭子,分別位於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方位。
亭中有井,亭旁有花有樹,四亭分別被命名為“乾”“坤”“陰”“陽”。
在這片空地之後又有一座大門,隻不過這座大門比正門要稍微小一些,上麵同樣也有一塊牌匾,寫著三個大字“集賢門”。
在集賢門之旁,早有一群人分立左右兩側。
這群人大部分都是上了年紀的人,或白發蒼蒼或兩鬢斑白,前稷下學宮大祭酒,現華夏學宮大祭酒荀況站在最前方。
由於集賢門下有著八層階梯,因此到了這裏就不能夠繼續乘車了。
趙丹帶著王後走下了馬車,荀況立刻就率領著一群老學者們走了上來,朝著趙丹恭聲行禮:“見過大王!”
趙丹擺了擺手,對著荀況笑道:“荀祭酒不必多禮。”
一邊說著,一邊卻把目光朝著荀況身後的那些老者身上投了過去,笑道:“這些想必便是寡人之華夏先生了罷?還未知諸位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