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津渡。
從前這裏是秦國關中和河東之間最重要的渡口,當河東之戰結束之後,這裏成為了秦趙兩國的邊境,同時也就成為了秦趙兩國邊境最熱鬧,最繁忙的渡口。
這一天早晨,天色才剛剛放亮不久,就已經幾艘來自黃河西岸秦國渡口的船抵達了蒲津渡東岸的趙國渡口。
在船隻停穩之後,船上眾人紛紛走下來,開始忙忙碌碌的從船上搬下一箱箱的貨物。
一名頭戴黑色頭巾,身著普通士子服,腳踏一雙草鞋,身後背著一個包袱,長臉小眼、看上去頗有幾分飽經滄桑之意的中年人跟隨著眾人一起走下了船,看著麵前的這一切,臉上露出了幾分感慨的神色。
幾名正在碼頭上來回巡邏的趙國士兵注意到了這名中年人的存在,走上前來喝道:“喂,兀那黔首,將汝的傳拿出來給吾等瞧瞧!”
中年男子楞了一下,一絲怒色在臉上一閃而過,道:“為何不查他人,獨獨查吾?”
趙國士兵啐了一口,道:“汝以為如今此處仍為秦國之地乎?大王有命,凡自秦國而來者,皆需驗、傳等物。若無驗傳,當場羈押!”
中年男子這才了然,臉上露出了恍然的表情,又見幾名趙國士兵麵色不善的盯著自己,於是便從身後的包袱之中拿出了一張竹簡,笑道:“此為吾之傳也。”
為首的那名趙國士兵接過竹簡一看,又上下打量一下中年男子,臉上一絲不屑的神情閃過:“竟是個商人……喏,且去那邊那個棚子登記!”
中年男子順著趙軍士兵的指示來到了棚子麵前,隻見棚子之中搭著幾張桌子,桌後有椅子,椅子上坐著幾名小吏,在每一位小吏的麵前都有許多人正在排隊,顯然都是來登記驗傳的。
“素聞趙國之中胡桌胡椅頗為流行,如今看來確實不假……”中年男子一邊想著,一邊排到了隊尾。
趙國小吏們處理的效率還是很高的,片刻之後便輪到中年男子。
他不敢怠慢,將手中的那張竹簡,也就是“傳”遞到了這名趙國小吏的麵前。
趙國小吏接過中年男子的傳,抬頭看了一眼中年男子,口中念道:“故鹹陽大商裏大男子腹真,長麵小眼,身長七尺三寸六,生年至今三十四歲,行到端,不知衣服、死產、在所。”
這份“傳”上實際記載的就是這名中年男子的情況,說明他居住在鹹陽大商裏,是成年人(大男子),名叫腹真,長相是長臉小眼睛,身高是七尺三寸六(大約一米六八),三十四歲,行為端正,個人財產不清楚。
一份非常標準的商人所用傳。
小吏一邊念著,一邊從桌子上拿過一份空白竹簡奮筆疾書,片刻之後,一份新鮮出爐的傳就出現在了小吏的手中。
和腹真剛剛遞出來的這份傳不同的是,在新傳的最下方,有著一個小小印記,上麵刻著“蒲津渡”三個小字。
小吏將兩份傳都遞到了腹真的手中,道:“此新傳為趙國境內通行必須之物,出境時交回,丟棄後如秦律所罰,汝可知了?”
名叫腹真的中年男子點頭道:“知了。”一邊便伸手去接過那兩份傳。
想不到那小吏並沒有鬆手,反而道:“辦理新傳所需費用趙幣二十。”
腹真啞然,伸出去的手定在半空,好一會才道:“秦半兩可否?”
“秦半兩需二十五錢。”
腹真點了點頭,拿下包袱,數出二十五枚秦國半兩錢交到了趙國小吏的手中,然後拿到了兩份傳,走出了人群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