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國,汾門城。&1t;/
二十萬燕國軍隊背靠著北易水據守在這裏,牢牢的阻擋著準備從此地北上的三十萬趙齊聯軍。&1t;/
春天已經過去了一半,但是城外的積雪才剛剛消融不久,泥濘的土地頗為難行,或許這便是趙齊聯軍並沒有立刻開始進行攻城的原因。&1t;/
緊張的氣氛自從城池被包圍的那一天起就已經悄然的在這座城池之中蔓延著,畢竟過去數年以來燕國在和趙齊兩國之間交手的戰績並不足以讓城池之中的燕國軍民感到安心——雖然對齊國還偶有勝利,但是燕國對上趙國的時候就是不折不扣的全敗了。&1t;/
更何況以如今趙國的強大,任何一個國家在麵對趙國的大軍之時都會本能的感到畏懼。&1t;/
&1t;/
年輕的燕軍主帥樂間站在汾門城的城頭,靜靜的注視著西南和東南方兩座大營,這兩座大營延綿不絕在汾門城外猶如兩條巨龍尾相連,充斥著樂間的所有視線。&1t;/
在樂間拒絕了來自趙國的拉攏之後,燕太後和樂間都已經知道一場大戰難以避免。&1t;/
於是薊都之中立刻就布了最高級別的動員令,燕國各地的官員們在上峰的死命令之下以最高效率飛快的行動了起來,僅僅用了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就成功征召了並組成了一支二十萬出頭的部隊進駐了汾門城。&1t;/
這已經是燕國國內最強大的、可以說是傾盡所有的一支軍事力量了,如果這一戰敗北的話,那麼燕國境內就真的是完全任憑趙齊聯軍馳騁縱橫了。&1t;/
對於這一點,樂間心中清楚,並且相信在城外那座大營之中的龐煖和匡梁也很清楚。&1t;/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趙齊聯軍才在這座城外做出了要一戰定勝負的姿態,擺明了就是要以這一次的攻城戰來徹底的瓦解掉燕國之中的防禦力量。&1t;/
一名看上去頗為穩重的燕國將領站在樂間的身邊,多少有些憂心忡忡的說道:“昌國君,敵軍來勢凶猛,這一戰想必會十分艱苦啊。”&1t;/
樂間微微點頭,道:“艱苦是必然的,但趙齊聯軍行無道之征,必然為諸侯所譴責,隻消在此守衛至冬天,趙齊兩國自然退兵。”&1t;/
樂間在說出這番話的時候,心中多少有些苦澀。&1t;/
要知道如今春雪方融,正是燕國境內最佳的春耕播種時刻,然而大量青壯聚集此地,加上戰火紛飛的現實,今年的燕國想必將會迎來一個歉收之年了。&1t;/
即便能夠成功守下來,那也是一種對於燕國的極大削弱啊。&1t;/
樂間的心中其實非常的清楚,這一戰燕國能否從趙齊聯軍的兵鋒之下生存下來,除了自己必須要死守此地之外,還有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必須要得到援軍。&1t;/
如果沒有援軍的話,以燕國自己的國力對抗齊國其實都是一件頗為勉強的事情,更不要說再加上一個巨無霸趙國了。&1t;/
樂間幾乎向所有國家都派去了使者,希望能夠求得援軍來拖延趙國的兵鋒,但說實話就連他自己都不知道,究竟會有哪些國家響應他的求援請求。&1t;/
“總之,盡人事聽天命罷。”樂間看著城外已經開始集結的兩支敵軍,心中默默的想道。&1t;/
站在樂間身邊的那位燕國將軍就沒有樂間這麼堅定了,畢竟在他看來,如今的燕國如此的羸弱而趙國卻如此強大,麵對著趙國的兵鋒,難道真的會有援軍嗎?&1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