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章 滅還是和?(第四更)(1 / 2)

邯鄲,龍台。

說起來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是,燕國人議和的使者和龐煖派回來報捷的信使居然是同一天抵達邯鄲的,相互之間的時間差距不過隻有短短的一個時辰。

除此之外,雖然趙丹這些天因為內部事宜分散了絕大部分注意力,但外部戰場的消息同樣也是一個接一個的傳來。

西北戰場上最新的情報是來自五天以前,那時候的廉頗剛剛準備渡河,算算日子現在應該也差不多要和匈奴人碰麵了,不過鑒於隔了整整一個太行山,所以還得再等五天才能夠知道真正的戰況。

而在南邊的中原,韓魏聯軍也早就已經和楚國人打成了一鍋粥。

在接連幾場大戰之中都遭受了慘痛十裏之後,如今的楚國不但國土縮水嚴重,而且國力和軍力也都大不如前。

韓魏聯軍自從出兵之後就接連告捷,將整個戰線一步步的不停向南推進,現在已經占領了楚國的大量土地。

根據胡衣衛的最新密報來看,楚王元已經抵擋不住這般壓力,派遣使者前往新鄭和陶邑求和了。

這讓趙丹的心中多少有些高興和失望。

高興是因為韓魏兩國果然如同自己的計劃之中那般去痛打了楚國,並沒有和秦國搞在一起玩什麼趁機捅趙國一刀的這種小動作。

而失望則是因為隨著這一次的戰爭勝利,韓魏兩國必定會變得更加的強大起來,未來不聽話的可能性也自然就因此而增加了。

總的來說,有得有失吧。

畢竟趙國這一次的著眼點還是在北邊的燕國,既然燕國已經確定不能夠乖乖的聽話了,那麼就直接把燕國打到沒有力量和自己捅刀子為止。

所以在接見了使節,並且看完了這份應該是由燕太後親筆寫就的求和信之後,趙丹將這封信扔回了使節的腳下。

“使者,這一仗都已經打到了現在這個地步,就連整個督亢之地都已經在寡人的手中,這個時候想用區區一個武陽城就要讓寡人撤兵,這也未免太過異想天開了一些吧?”

看著張口結舌不知道該如何作答的燕國使者,趙丹搖了搖頭,讓自己的話聽起來盡量顯得溫和一些:“使者且在偏殿等候一二,讓寡人和諸臣商議一下再答複汝吧。”

送走了燕國使者之後,大殿之中的趙國群臣立刻就開始了爭論。

首先發言的乃是剛剛上任司寇的虞信。

虞信這些天可以說是風光無限,自從上任司寇之後,他就依照著被供述出來的名單,對整個趙國上下的司寇係統進行了一次大梳理,大量原先趙豹一派的官員因此而落馬,取而代之的則是虞信自己的親信們。

除此之外,虞信還和監察衛副總管毛遂傾力配合,監察衛負責抓人審問,司寇所屬負責整理口供並且對諸多嫌疑人進行審判定罪。

在虞信和毛遂的高效合作之下,這些天來一批批的犯官被拉到菜市場門口斬首,大量的犯官家屬被貶斥到邊郡充實種田人口,邯鄲城的城門口和菜市場門口天天都是哭聲震天,好不讓人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