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學宮的異動,幾乎是第一時間就被監察衛給察覺了。
事實上由於華夏學宮的重要性,這個地方並不是由邯鄲城守來負責,而是由中央軍和監察衛這一明一暗兩大勢力負責保衛安全的。
於是很快的,毛遂就將這份急報送到了趙丹的案頭。
“士子幫助楚國太子請願?”趙丹看到了這份急報,整個人的眉頭立刻就皺了起來。
有意思。
非常的有意思。
雖然不知道這位楚國太子是怎麼樣獲得這些士子們的支持,但有一點非常明顯的是,這位一直並沒有得到趙丹召見的楚國太子已經學會利用學宮的輿論對趙丹進行施壓了。
趙丹閉上了眼睛,沉吟片刻之後緩緩的對著麵前的毛遂說道:“現在的情況是怎麼樣,參與到請願之中的士子一共有多少人?”
毛遂道:“回大王,如今士子們群情激奮,就在華夏學宮的大門口處靜坐請願,而且都還喊著口號,粗略看來人數應當已經在兩千人以上。”
“兩千人嗎?”趙丹聽到這句話之後,臉色神色有些複雜。
要知道,如今的華夏學宮之中也不過僅僅隻有三千出頭的學生,這意味著,幾乎大半個華夏學宮的學生都參與到了這一場請願之中。
這意味著一件事情,那就是華夏學宮之中一定有著某些力量在暗中操控著這一切,否則的話這種活動絕對不可能在短短的時間內就形成了如此浩大的聲勢。
趙丹沉吟了一會,突然開口說道:“這些日子以來那位楚國太子可去見過了什麼人?”
像楚國太子這種質子,通常來說趙國都會派監察衛暗中對他們進行盯梢,一方麵是為了保證他們不會在趙國內部胡搞瞎搞,另外一方麵則是為了保證這些質子們的安全。
如果這些質子們死在了邯鄲之中,對於趙國的外交聲望也是一個不大不小的打擊,甚至可能會引發戰爭,就好像前些年當時的秦國太子死在了大梁城那樣。
毛遂想了想,對著趙丹說道:“回大王,根據監察衛的資料來看,這位楚國太子昨天晚上應該是去拜會了荀況大祭酒,並且在荀況大祭酒的門外苦候良久之後,方才得到了荀況大祭酒的召見。”
“荀況?”趙丹聞言先是一愣,隨後整個人露出了然的表情:“原來如此,寡人明白了。”
事情到現在就已經非常的明顯了,這一次的請願活動之中,肯定有著儒家在暗中的推波助瀾。
儒家想要幹些什麼呢?
趙丹僅僅是考了幾秒鍾就作出了結論:“看來儒家這是對於寡人前陣子將他們的死敵墨家引入華夏學宮而感到不滿,現在準備兩頭下注了。”
自從華夏學宮建立之後,在荀況的奔走召集之下,原先位於齊國和魯國的大部分儒家學者都已經來到了華夏學宮之中,成為了趙國客卿。
但是從現在這個情況來看,很顯然儒家已經並不滿足於僅僅立足在趙國和華夏學宮之中,而是想要走出去,想要獲得在更多國家的執政和發言權。
想明白了事情的經過之後,趙丹整個人就開始變得放鬆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