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和狗,終究是有區別的。
即便是不熟悉任何曆史,僅僅看過一些小說的人也應該都能夠知道,小弟這種東西,他可以為大哥賣命,但是大哥也要給小弟一定的好處。
簡單的說,那就是小弟也要養家糊口,也要賺點錢花,甚至也想買車買房。
但狗不同。
狗這種東西,它的所有權是屬於主人的,它的一切也都是屬於主人的。
為主人出生入死是它的義務,獎勵這種東西完全是看主人的心情,沒有是正常的,有的話通常也就是幾根骨頭。
毋庸置疑的是,韓國和魏國雖然是趙國的小弟,但並不是趙國的兩條狗。
所以這兩個小弟在幫助趙國作戰的時候需要好處,否則的話他們隨時都有可能拋棄趙國這個大哥(事實上魏國就已經這麼嚐試過了)。
俗話說得好,不想當大哥的小弟不是好小弟。
晉國強盛的時候,齊國曾經對晉國低三下四;楚國強盛的時候,秦國甘當楚大哥麵前的秦二弟;齊國強盛的時候,趙國也同樣對齊國俯首帖耳。
但也同樣是這些小弟國家,在大哥們衰弱的時候都會毫不猶豫的舉起武器,朝著大哥的後心狠狠的來上一發背刺。
所以一直以來,趙丹對於這兩個小弟都是非常警惕的,采用了一種“我吃肉你喝湯”的態度。
但即便如此,隨著趙國率領韓魏兩國所取得的接連不斷的勝利,這兩個小弟補湯喝多了,終究也仍舊是成長了起來。
韓國,曾經和燕國爭奪戰國七雄倒數第一的存在。如今不但擁有十五萬兵力,其疆域更比之前巔峰時期的韓國多出了一個南陽郡,而且看上去很快還會取得楚國黃河以南的大片領土。
魏國,曾經一度中衰,現在卻開始有了複興的跡象。一旦九江和會稽兩郡落入魏國手中,那麼魏國就擁有了複興的本錢,假以時日重新崛起成為戰國一霸也不是沒有可能的事情。
小弟的拳頭硬了,不好管啊。
相邦趙勝的一番話成功的帶歪了話題,圍繞著如何對待韓魏這兩個小弟,趙國的大臣們又展開了一番爭論。
廉頗哼了一聲,白色的胡須隨著嘴唇的一張一合無風自動:“大王和趙國方才是這三晉之盟的盟主,既然是盟主下令,那麼韓魏兩國理當遵從!若是韓魏兩國不願意遵從的話,那麼——打便是了!”
打,一個很純粹很直接,也很軍人的想法。
趙丹臉部肌肉微微一抽,立刻就在心中否定了廉頗的看法。
是啊,打就是了,多麼簡單的方法。
但問題在於——得打得過才行啊。
這裏說的打不過,當然不是僅僅指的韓魏兩個小弟,而是如果趙國和韓魏兩個小弟開打之後,其他國家也可能會加入戰爭之中。
縱觀天下諸國,秦國是趙國的老冤家不用說了,楚國也被趙國拿了半個淮北地,齊國兩年前被趙國拿了高唐,燕國剛剛把武陽割讓給了趙國。
如果再加上韓魏兩國的話,那麼正好一個六國伐趙的完美陣容就出來了。
這可是不折不扣的舉世皆敵啊!!
誠然以如今趙國的實力,如果真的打起來,雖然輸的概率會比較大一些,但是也不是沒有贏的希望。
根據趙國參謀部的計劃,一旦現在立刻發生一場六國伐趙之戰,那麼趙國的勝率應該是——三成!
一個聽起來算是比較低的概率。
聽到這個概率的時候,趙丹的心裏多少是有些不解的。
當年秦王稷的秦國麵對合縱的時候也沒有這麼吃力啊,沒道理寡人現在這個趙國比秦王稷的秦國還弱吧?
而趙國參謀部的意見則認為,造成這個局麵的原因其實很簡單,那就是趙國的地理情況比起秦國來說實在是太差勁了。
以秦國來說,一旦遭到攻擊,那麼隻需要死守函穀關就行了,完全不必擔心遭到其他方向上的進攻。
而函穀關又是出了名的易守難攻,這讓秦國人在應對合縱的時候天然就有了絕大的優勢。
而趙國不同,趙國的核心區域位於中原地帶的邯鄲,這裏全是平原根本無險可守,無論是燕、齊、韓、魏之中的哪一個都可以非常容易的一路直抵邯鄲城下,這就讓趙國非常難以防禦。
除此之外,由於太行山的存在,趙國雖然領土廣大,但卻被分成了中原(東南)、北部、河東-晉陽(西南)三大地塊。
這三大地塊直接被險峻的太行山相隔,相互之間的距離又頗為遙遠,想要相互支援運送兵力都是非常困難的事情,反倒很容易被敵人各個擊破。
所以別看趙國能夠擊敗秦王稷時代的秦國,但是說到應對舉世皆敵這種情況,秦王稷時代的秦國反倒比趙丹的趙國應對起來要輕鬆得太多太多,可以說一個是簡單難度(秦國),一個是地獄難度(趙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