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已經決定了,和魏國暗中結成同盟,隻要找到機會就一同出兵,共伐趙國!”
太子這番話一落下來,三名秦國重臣臉色各異。
說實話,這個結果其實還真不算是太過出人意料。
事到如今,秦國想要爭霸的話,東出就是必須的選擇。
而秦國想要東出中原,那麼首先就得把在趙國手中的河東郡和函穀關拿回來。
如果不能夠拿到這兩個地方,那麼秦國的關中就一直要受到趙國兵鋒的威脅,在整個戰略態勢上處於十分被動的位置。
所以對於秦國來說,打敗趙國就是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
而且自從三家分晉以來,大陸之上的爭霸戰爭就越發的激烈,魏國、楚國、齊國、秦國先後登場,然後直到現在的趙國,每隔幾十年就會有一個新霸主的崛起。
但問題在於,趙國這位新霸主崛起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了一些!
短短五年時間,趙國人從秦國手中奪取了河東和崤函通道,從齊國手中奪取了高唐,從魏國手中奪取了鄴城和乘丘,從楚國手中奪取了魯國故地和半個淮北地,從燕國手中拿下了武陽和汾門,甚至還打敗了林胡人,奪得了河套、朔方兩郡。
僅僅五年時間,趙國的版圖比起長平之戰前,就好像吹氣球一樣直接膨脹了差不多一倍!
如今的趙國,單單論國土麵積而言,已經不在秦國之下了。
更重要的是,根據之前霸主國的定律來看,每一個霸主至少要稱雄二十年以上的時間,才會開始慢慢的盛極而衰。
可現在的趙國不過才五年就已經強盛如斯,如果再來個二三十年……恐怕其他的諸侯國都要被趙國打亡國了吧?
趙國的強大,整個華夏大地之中隻有秦國人是最了解的,畢竟長平、河東、關中幾仗,趙軍的強悍在老秦人的麵前展現的淋漓盡致。
所以對於趙國的崛起,秦國是被打得最痛的,也是最忌憚趙國的那個國家。
老秦人可以失敗,但是絕不服輸!
無論是上到如今的秦國太子,還是下到整個關中的父老鄉親,所有老秦人心中所盼望的隻有一點,那就是把趙國人給予的恥辱,有一天原封不動的統統還回去!
足足過了片刻之後,三位重臣之中為首的羋宸才率先開口了:“太子打算明春開戰?”
坐在上首的秦國太子搖了搖,沉聲道:“不,吾隻是暫時和魏國結盟,至於甚麼時候開戰,這正是吾想要和諸卿所商量的事情。”
蔡澤想了想,開口道:“太子,以老臣的意思,還是不宜立刻開戰。”
太子的目光移到了蔡澤的身上,沉聲道:“為何?”
聽得出來,這位太子其實對於蔡澤的這個回答不是非常的滿意。
這其實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畢竟這位太子今年不過才剛剛二十六歲,在如今年輕的時候繼承大位,那麼肯定是要雄心勃勃準備作出一番事業來的。
更重要的是所有人都知道,這位太子之前其實隻不過是一位庶子罷了,而且還是一位完全不得寵,靠著過繼到華陽夫人名下才得以成為嫡子,並最終繼位。
對於這樣的一個國君,在秦國內部懷疑的聲音其實是不少的。
很多人都不看好這位幾乎沒有受過多少正統王室教育的年輕國君能夠力挽狂瀾,帶領著秦國重新崛起。
對於這些雜音,年輕的太子知道得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