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邑。
“情況不對,情況不對!”
魏王圉神情的朝著自己麵前的相邦段幹子嚷嚷著,臉上帶著幾分憤怒的神情,好像一隻迷途的怒獅。
“寡人有一種感覺,趙丹那個小子肯定在悄悄謀劃著什麼陰謀,想要針對寡人!”魏王圉十分肯定的對著段幹子說道,就好像他親眼所見了這個陰謀一般。
段幹子看著王座之上一臉不爽神情的自家大王,心中多少也是有些七上八下,試探性的問道:“大王莫非是覺得,這趙王有可能會選擇攻伐魏國?”
魏王圉重重的哼了一聲,隨後對著段幹子說道:“不,寡人覺得這趙王必定會選擇攻伐寡人的魏國!”
段幹子的臉上露出了驚訝無比的表情。
作為魏國的相邦,段幹子其實也不全然在每一個地方都是蠢貨,就比如說他對於趙國和趙丹的外交政策就下過一陣苦功夫研究,隨後得出了一條結論,那就是趙丹其實並不是一個輕易就會撕毀盟約的人。
是的,別看趙國這些年來四處擴張,但是若是論到守信的話,其實趙國守信的程度可是完勝其他六國呢。
通常來說,能夠讓趙國撕毀原本的盟約開戰,那麼一定是因為其他六國做出了什麼對不起趙國的事情,然後趙國在擁有了理直氣壯的理由之後才會開戰。
比如說楚國就是勾結秦國被發現,然後遭遇了趙國的攻擊。
又比如說燕國就是因為在之前的那一場大戰之中在背後捅了趙國的刀子,進攻了一次齊國,這才在隨後引來了趙國的報複。
師出有名,這是趙國最大的特點。
但是如果趙國貿貿然對魏國出兵,顯然就一點都不符合這種師出有名的特點了。
所以在想了想之後,段幹子就對著魏王圉說道:“這不可能吧大王,要知道大王現在和那趙國之間可還是盟友呢!以趙王一貫的風格,想來應該是做不出這樣的事情。至少要給他一個理由,他才會前來攻伐我們。”
魏王圉重重的哼了一聲,表達了心中的不滿:“那個趙丹,想來就喜歡玩背後捅刀子這種混賬把戲!什麼盟友不盟友的,對於趙丹來說根本就不會成為負擔!而且難道汝忘了嗎?吾等對楚國的攻略計劃,不正是趙丹最好的出兵借口?”
魏王圉話音一落,段幹子身體就是一震。
根據去年魏王圉和段幹子所做出來的最終計劃,冬天時候暫時中止對楚軍的進攻,等到開春的時候再次征發楚國。
但是這樣的行為其實是得不到趙國允許的,趙國作為三晉之盟的盟主,早就已經派來使者對魏王圉進行了警告,讓魏王圉不要繼續和楚國開戰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魏王圉仍舊朝楚國開戰,那麼無疑就給了趙國一個借口,一個能夠用來攻伐魏國的借口!
一想到這裏,段幹子的後背就不由自主的出了一身汗。
對於趙國軍隊的實力,段幹子那可是親身體驗過的。
當年李牧水淹大梁城的時候,段幹子可也在大梁城之中呢!
所以段幹子是法子內心的對趙國的軍隊感到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