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返回了龍台的第二天,趙丹就將七名趙國重臣們聚集到了一次,開始了一次廷議。
這一次廷議其實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關係到了即將開始的下一場戰爭之中,趙國的大軍究竟要選擇哪一個國家作為征伐的對象。
說起來有意思的是,這一次關於征伐對象的討論,倒是沒有多少爭議。
趙丹一上來就直截了當的拋出了結論:“寡人欲征討魏國,不知諸卿以為如何?”
事情就擺在這裏,魏王圉在剛剛結束的會盟之中拒絕了盟主趙丹的命令,這無疑對趙丹和趙國構成了極大的挑釁。
作為三晉之盟的盟主和如今的天下霸主,趙國必須要把魏國這個出頭鳥給按下去,不然要是隨隨便便一個小弟都敢抗命不遵,趙國這個大哥還怎麼當下去?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趙丹話音一落,所有的趙國大臣們立刻就表示了讚同。
在這其中,又以平原君趙勝的聲音最為響亮,畢竟上一次這位平原君就是力主進攻趙國,甚至還不惜因此而打賭。
從結果來看,趙勝這一次毫無疑問是賭贏了,自然是讓他內心頗為自得。
所以等到話音一落,趙勝就立刻開口說道:“不知大王此次伐魏,欲要以何人為主將?”
趙勝的這個話題一出口,整座大殿之中就立刻安靜了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趙丹的身上,等待著他的答案。
對於在場的所有人來說,他們此刻都是信心滿滿,覺得魏國根本就不可能對趙國構成任何的威脅。
正因為如此,所以說這一場進攻魏國的差事,絕對是一場不折不扣的美差,白白撈功勞的好事啊。
事實上以當今天下的局勢來看,即便是再不服氣的人都必須要承認一點,那就是任何一個國家如今僅靠一己之力的話,都已經很難是趙國對手了。
至少要兩三個國家聯起手來,才能夠有和趙國抗衡的希望。
這裏麵並不僅僅是因為趙國的軍隊實力強勁,也不僅僅是因為趙國擁有具裝甲騎兵這樣衝擊力強勁讓整個大6都聞風喪膽的強力兵種,更是因為趙國擁有著其他各國所難以匹敵的諸多名將。
第一個要說到的自然就是如今的趙國軍方第一人武信君廉頗。
這位老將自從出道以來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在關鍵的長平之戰中擋住了秦國名將武安君白起的犀利攻勢,這才讓趙國等到了能夠反敗為勝的那一刻。
除此之外,廉頗更是多次出兵,在擊敗魏國,齊國以及後來的對秦作戰中都以主將的身份率領趙軍獲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勝利。
可以這麼說,在如今天下人的心目之中,廉頗就是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名將,不做他人之想。
但更可怕的地方在於趙國不僅僅隻有一個廉頗,還有著其他的名將。
趙國軍方的二號人物龐煖屬於大器晚成的代表,以六十多歲的年紀出道,然後曆次戰爭中擊敗了燕國、齊國和匈奴等敵人,又在至關重要的邯鄲保衛戰之中率領之下趙國軍民上下一心將邯鄲穩穩的收了下來,迎來了整個戰場局勢的大逆轉。
如果不是因為廉頗的光芒實在太盛的話。那麼龐煖其實也是有資格去競爭這個當世第一名將寶座的。
說起來,廉頗和龐煖屬於老一代的將領,過不了多久就會因為年紀等各種原因淡出了,其實也不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