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一章 常平關危情(第四更)(1 / 3)

就在這一片緊張的氣氛之中,夏天終於到來了。&1t;/

這一場可以說是醞釀已久的戰爭,終於在所有人的期待下爆了。&1t;/

四月十一,龐煖率領著十五萬趙國大軍,穿越趙國和魏國之間的邊境,對魏國動了進攻。&1t;/

而在魏國方麵顯然也是早有準備,趙國才剛剛出兵,魏王圉就已經派出了同樣的十五萬部隊,在陶郡東北、深溝南岸再過二十裏的地方和趙國大軍展開了對峙。&1t;/

雖然說趙國和魏國的軍隊數量是相同的,但是所有人都十分的清楚,論戰鬥力來說趙國的十五萬中央軍顯然是遠遠要勝於魏國那東拚西湊,傾國之力才湊出來的這十五萬部隊。&1t;/

一旦魏國這支部隊被擊敗,那麼龐煖就會立刻乘勝進軍,包圍魏國如今的都陶邑。&1t;/

而且看上去龐煖的勝利似乎隻是時間問題了。&1t;/

可以這麼說,如果沒有任何其他國家對魏國進行支援的話,那麼魏國的失敗絕對是已經注定的事情。&1t;/

會有國家對魏國進行支援嗎?&1t;/

答案是——有。&1t;/

就在趙國和魏國的兩支大軍正式開始對峙的時候,齊國也終於撕下了一直以來所謂的中立麵紗,開始加入了戰爭之中。&1t;/

在齊國相幫後勝的力勸之下,齊王建這一次並沒有像上次伐燕戰爭那樣加入趙國一邊,而是選擇了魏國站在一起,共同對抗趙國。&1t;/

“愚蠢。”這就是趙丹對於齊國這一次選擇的最終評價。&1t;/

好在對於齊國人有可能加入戰場,而且是加入到趙國對立麵這件事情趙丹已經是早有準備,趙國大將軍廉頗率領八萬中央軍和郡兵混編的兵馬駐守高唐,正好和這一次卷土重來的齊國大將匡梁進行對峙。&1t;/

雖然說比起匡梁所率領的十五萬齊國大軍來說,廉頗所率領的八萬人看上去似乎有些拿不出手的感覺,但是無論是廉頗也好還是趙丹這個國君也罷,都並不覺得這一次會在麵對齊國的東方戰線之上吃虧。&1t;/

趙丹甚至在隨後召開的大朝議上十分自信的說出了一句話:“如果隻有齊國和魏國兩個國家的話,那麼寡人也就放心了。”&1t;/

不過趙丹的美好願望看上去並沒有能夠得到實現,因為隨著中原戰事的爆,秦國方向也不斷的傳來了密報。&1t;/

很顯然,秦國對於這一次戰爭也不是無動於衷的。&1t;/

關中地區的征兵號角已經再一次的被吹響,大批的秦國青壯士兵在結束了春耕之後開始集中起來,看上去秦國似乎隨時都有可能會參加到這一次的戰爭之中。&1t;/

對於這一切,趙丹和他的趙國大臣們其實是非常淡定的。&1t;/

之所以這麼淡定,原因也很簡單——這一幕他們見過。&1t;/

在幾年之前,秦魏齊三國就曾經聯合在一起對趙國動過進攻。&1t;/

正是在那一次大戰之中,趙國以一場邯鄲保衛戰和一場水淹大梁城上演了大翻盤,取得了最終的勝利。&1t;/

必須要說的是,在那一次戰爭的大部分時間裏,趙國都是孤軍奮戰。&1t;/

可是現在不同了。&1t;/

現在的趙國有了韓國和楚國兩大盟友,而且趙國本身的實力也比幾年前的趙國要更加的強勁。&1t;/

有了這兩點非常重要的前提擺在麵前,勝利簡直就幾乎可以算得上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又有什麼好擔心的呢?&1t;/

問題在於,當一件事情看上去十拿九穩的時候,那麼它總是會出上一些幺蛾子。&1t;/

有些時候,這些所謂的幺蛾子無關大局,但是有些時候卻會變得十分的致命。&1t;/

南北走向的太行陘是溝通上黨郡和中原的唯一通道,而長平關則是這條通道最南端的一處關隘。&1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