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下來的時間裏,對於段幹子來是非常難熬的。
在離開了龍台之後,段幹子第一時間就寫了一封急信,讓人用最快的速度送往魏王圉的桌前,希望能夠勸說魏王圉付出更大的代價,以向趙國求和。
這一次段幹子算是已經看清楚了,明白了趙國一定要讓魏國大出血,否則的話是絕對不可能輕易讓魏國過關的。
但問題在於,魏王圉看起來很顯然就並沒有這麼想。
僅僅四天之後魏王圉的回信就到了,在這份回信之中魏王圉不但沒有同意段幹子的請求,反而措辭十分嚴厲的譴責了段幹子竟然違背私自將濟水以北的土地割讓給趙國的行為。
在信中將段幹子一番大罵之後,魏王圉再度重申一點,那就是濟水以北的全部土地的確都可以割讓給趙國,但是這條件也就到此為止了,趙國人如果想要更多的東西,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對於魏王瑜的這份固執,段幹子隻能報以一聲苦笑。
雖然段幹子也不是很清楚為什麼自家的大王每次到了對趙國的時候就變得這麼固執,但是段幹子隱約能感覺到趙國其實已經成為了魏王圉的一塊心病,一塊不能夠觸摸的龍之逆鱗。
任何人觸及到這一逆鱗的話,那麼魏王圉做出什麼樣失去理智的判斷都不讓人意外。
在想通了這麼一點之後,段幹子也就接受了這麼一個事實,那就是想要讓魏王圉再繼續讓步是不可能的,段幹子隻能夠想辦法以目前的條件來說服趙王並且自救了。
於是沒奈何,段幹子隻好舍棄了自己的老臉,想要去說服趙國的各個大臣,讓這些趙國的大臣們能夠站在自己一邊。
然而讓段幹子失望的是,他前後去好幾個趙國大臣的府上遞上拜帖,但是許多人都是直接閉門不見。
隻有虞信因為和當年的魏國相邦魏齊是好友的緣故,接見了一下段幹子,但是和虞信的這次見麵也並沒有改變任何的事情,因為單單從虞信的話語之中就不難聽得出來,虞信本人其實也是非常支持對魏國作戰的。
隨著時間一天一天的過去,前線的情況也不斷的傳回邯鄲之中。
趙軍主力部隊在龐煖的率領下已經渡過了濟水南下,到達了陶邑城下,完成了對陶邑的合圍。
值得一提的是,魏王圉並沒有像所有人所想的那般死守陶邑城,相反他卻帶著將近十萬魏國軍隊直接放棄了陶邑,向南邊撤退到了魏國的另外一座大城睢陽城之中。
在魏王圉逃離之後,陶邑之中的留守軍民士氣大喪,僅僅抵抗了幾天時間之後就開城投降了。
形勢對於魏國越發的不利,而魏王圉看上去顯然也是一天天的失去了耐心,寫來給段幹子的信上措辭也越來越嚴厲,甚至都能夠看得出來魏王圉動了殺機。
在這樣的情況下,段幹子覺得自己根本就是一個熱鍋上的螞蟻,明明心急如焚,但是卻完全找不到任何解決的方法。
就在段幹子自己都已經有些絕望的時候,段幹子的心腹告訴了段幹子一件事情。
“家主,外麵有一個人求見,自稱能夠解決家主現在的困境。”
段幹子聞言愣了一下,隨後趕忙說道:“可問清楚這來人的姓名?”
心腹搖了搖頭,對著段幹子說道:“家主,臣覺得這個男人十分的古怪,明明是在光天化日之下卻用麵具遮擋麵容,看起來並不想表明自己的身份。”
段幹子一聽頓時就有些惱火,心道什麼阿貓阿狗都敢上門來裝逼了?
段幹子正準備發火,話到嘴邊突然心中一動,說道:“來人是不是有什麼信物?”
心腹從懷中拿出了一枚小小的令牌,恭敬的遞給了段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