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九章 暗流湧動的趙國朝局(第三更)(1 / 2)

邯鄲宮城,龍台。

趙丹坐在上首主位,六名趙國重臣悉數在下首就座。

無論是否發自真心,每一個人的臉上都滿帶著笑容。

很顯然,戰爭的形勢對於趙國來說非常樂觀。

在大殿的右側,一副巨大的地圖懸掛在一個木架子上,趙國相邦趙勝拿著一根和他差不多長的木棒,神氣活現用木棒在地圖上指指點點,看上去頗有幾分運籌帷幄的味道。

“好教諸位得知,如今寧陵已經在五日前被劇辛率軍攻下。劇辛隨後渡過了睢水,攻克了睢水南邊的首城,兵臨襄陵城下。襄陵城令開城投降,劇辛下一個目標是襄陵西北的雍丘。”

“趙括率軍圍困儀台,如今尚未攻克,但是根據前線的回報看來,破城應當便是這兩天的事情了。”

“相城令率領相城民眾主動歸降,更親帶大批物資前往軍中勞軍,隻為請王師踏平睢陽,將逆賊段幹子挫骨揚灰。”

一個接一個的,全部都是好消息,也就無怪趙勝會笑得這麼開心了。

趙丹點了點頭,看了一眼下首的廉頗和龐煖。

龐煖身體微微一動,看了一眼廉頗,並沒有開口。

廉頗盯著地圖看了一會,然後才說道:“大王,以目前的情況來看的話,臣以為劇辛不應該向東北攻擊雍丘,而是應該渡過濊水,南下攻擊苦縣、陽夏和城父等城市。如此一來的話便可以徹底的斷絕掉睢陽城的後路,讓段幹子完全處於大軍的包圍之中。”

趙丹笑眯眯的聽完了廉頗的意見,然後說道:“不錯,武信君此言的確很有道理。龐卿,汝可有什麼意見?”

龐煖當然有話要說。

在趙國政壇之中,誰都知道劇辛和龐煖是一夥的,現在廉頗這麼公然的質疑劇辛的進軍路線,龐煖怎麼可能無動以衷。

龐煖決定反擊,而且是很犀利的那種反擊。

為啥?因為最近從趙國王宮之中又開始隱約的透露出了一些風聲,那就是趙丹對於現在趙國七大重臣並立的格局其實還並不算太滿意,似乎有意要增加一個席位到八個人。

這也是很容易理解的事情,畢竟要吵成四對四的票數,這才能夠體現出趙丹這決定性一票的重要性嘛。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宮中透露的風聲來看的話,這一次新晉的重臣雖然還沒有決定是誰,但這個人肯定是一名武將。

雖然並沒有明說,但是所有人都非常清楚,能夠放出這樣的風聲,一定是有大王在暗中授意的。

既然如此,那麼這個消息肯定是要認真對待的了。

縱觀趙國軍界,除去廉頗和龐煖這兩個已經是七重臣成員的人,能夠有資格競爭這個新席位的其實也就那麼三個人罷了。

李牧、樂乘、劇辛。

在這三個人之中,李牧無疑是最為亮眼、也是最容易讓人第一時間想到的那個人選。

自從出道以來的全勝戰績是李牧最大的依仗,“華夏第一騎兵將軍”的赫赫聲名威震天下,以北方經略使的職位節製北方七郡所有軍事力量更是完全凸出了趙丹對其的無比信任。

但李牧的缺點同樣也是非常明顯的,首先就是李牧用五年時間就從一個下級軍官到了趙國北方經略使的職位,可以說是飛一樣的速度躥升,自然也不免會遭到許多人的妒忌。

因此李牧的支持者固然大有人在,但是看不慣李牧的人也是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