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54年5月5日,這一天注定是要載入史冊的一天。
因為就在這一天之中,秦國,韓國,魏國,楚國,齊國以及燕國,這華夏大地之中的六大戰國,突然不約而同的朝著整個天下發布了同樣的公告。
告天下書:趙王丹自從即位以來,窮兵黷武欺壓他國,導致華夏世界戰火頻仍,其餘各國飽受其害民不聊生,實乃天下之禍害也!
今諸王為天下計,決意組連橫之師共伐趙國。若趙王和趙軍願棄械而降,並歸還侵占諸國之土地,則趙國國體尚可存也。若是趙王執迷不悟,則諸國之師攻破邯鄲之日,便是趙國滅亡之時!
在這同樣的一番宣言的背後,分別是六位君王不同的王印。
很顯然,這份聲明完全是事先就商量好的,否則也不可能在同一天時間在不同的六個地方公布出來。
而這份聲明一公布,整個天下頓時就為之震動不已,所有人或幸災樂禍、或憂心忡忡的關注著這件事情。
在這場戰爭之前,一共有兩個國家享受過這種舉世皆敵的待遇。
第一個是秦國。憑借著商鞅變法以來的強大國力,秦國屢次擋住了山東六國的聯合征伐,不但沒有變弱,反而越來越強,直至長平之戰的頂峰。
第二個是齊國。齊湣王被五國聯軍打得大敗,又被自己的盟友楚國背後狠捅一刀,若不是田單的話便是身死國滅。
一個越打越強睥睨天下,一個差點滅國直接衰落,秦齊兩國可以說在這件事情上走向了完全不同的兩個極端。
趙國又會是哪一種結果呢?
關於這個問題,眾多吃瓜群眾們展開了激烈無比的爭論。
其中一派認為如今趙國之強乃是前所未有,而且先前還屢次挫敗了各種三國、四國的聯合對敵,所以這一次想要打敗六國聯軍也不是什麼難事。
而另外一派則認為趙國連年窮兵黷武早就已經不堪重負,必定會被六國所敗,吃了敗仗之後的趙國很有可能直接被六國瓜分掉,從此滅國。
總的來說,希望趙國吃敗仗的人顯然是多數,畢竟事情到了這個地步,也隻有趙國人自己才會支持自己的祖國了。
由於時間的關係,當趙丹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的晚上,也就是公元前5月6日的半夜了。
在得知了這個消息之後,趙丹整個人都震驚了。
雖然早就已經知道隨著自己的趙國越來越強肯定是會成為這戰國世界的眾矢之的,所以趙丹一直以來都非常注意團結其他國家,每一次大戰的時候至少都會爭取到一到兩個盟友一起瓜分好處,目的就是為了要讓趙國在外交方麵至少不落下風,不會出現那種被群毆致死的情況。
然而俗話說得好,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任憑趙丹和趙國參謀們千算萬算都沒有算到,這一次由於魏國馬上就要被趙國攻滅所帶來的那唇亡齒寒的嚴重刺激,導致六國史無前例的團結了起來,對趙國伸出了寒光凜凜的尖牙和利爪。
說起來,這已經是自從長平之戰後的第三次反趙聯盟了。
第一次反趙聯盟的時候共有秦魏齊三個國家,第二次則有秦魏齊韓四個國家,如今這第三次更是變本加厲,直接就是六個國家一起上了。
趙丹一想到這裏,嘴角就不由得露出了一絲苦笑,輕輕的吐出了一口濁氣:“哼哼,舉世皆敵?這還真的是……有點意思啊。”
趙丹抬頭看了麵前的毛遂一眼,道:“毛遂,汝速去召集諸位卿家,讓他們馬上進攻和寡人召開緊急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