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儒們一開始並沒有將這個人放在心上,但是等到有一名老者將目光移到了來人的身上之時,目光突然就變得淩厲了起來,陰陰的說了一句:“法家?是誰讓一個法家士子出現在此地的!”
這句話一說出來,整個大殿之中瞬間就是一靜,然後所有的魯儒目光都落在了這名年輕人的身上。
下一刻,大殿之中頓時一片嘩然。
“哪裏來的法家小兒,竟敢在吾等麵前放肆,還不快滾出去!”
“無知小兒,速速出去,莫要汙了老夫等人的眼睛!”
……
在這個諸子百家爭鳴的時代,儒法合流還並沒有發生,儒法之間其實還處於一種十分嚴重的對立。
雖然說由於荀況這位華夏學宮大祭酒的存在,儒家在趙國之中的聲勢其實是很盛的,但由於法家和趙國軍功爵製度的高互補性以及趙丹本人的傾向,所以法家在趙國政壇之中的聲音和地位是要比儒家重很多的。
最典型的一點就是如今趙國龍台重臣之中,司寇李斯和中尉韓非兩人都是法家思想的堅定支持者。
更讓儒家難受的是,這兩人都是出自於大儒荀況的門下!
這也就是為何荀況一直以來飽受儒家自家人批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這群魯儒剛剛才和荀況談崩,雖然表麵上一個個都說沒事、不在意,但心中多多少少也是有著幾分不爽的。
所以此刻,當他們見到一名法家士子突然出現的時候,心中的這種不爽和怒火自然就立刻爆發出來了。
魯儒們連荀況都能噴得氣走,難道還懼怕一個小小的法家士子不成。
一時間魯儒們胡須飄飄口沫橫飛,對著這名法家士子一陣狂噴不已,大有想要將其用口水淹死之意。
說來也怪,這名年紀輕輕的法家士子也不說話,就這麼麵帶微笑的站在那裏,朝著魯儒們行了一禮,然後高聲道:“諸位先生請稍安勿躁,暫且聽吾一言,如今……”
“住口!”一名老魯儒吹胡子瞪眼,喝道:“汝莫非是那荀況的門徒?”
年輕法家士子楞了一下,隨後點頭道:“確實曾隨荀師學習過一段時間,不過荀師並未將吾收入門牆之下。”
“呸!”又一名老魯儒頓時發作了,喝道:“汝既然為荀況門下,為何又要身著這法家士子衣冠,簡直是欺師滅祖,混賬至極!”
年輕的法家士子一聲苦笑,道:“請先生明鑒,這服飾其實乃是吾父所命,實在是不得不為啊。還請先生們暫且安靜,吾有一些話想要……”
“閉嘴!”又一名老魯儒顫顫巍巍的站了起來,有些顫抖的伸出了一根枯若樹枝的手臂,痛心疾首的喝道:“汝竟然背叛孔夫子門下,實在是大逆不道!無禮,無禮至極!滾,給老夫滾出去!”
眾魯儒顯然也是一般想法,齊聲喝道:“滾,滾出去!”
這聲音滾滾彙聚成一股音浪,在大殿之中來回翻滾不休,極是刺耳。
年輕的士子呆了片刻,正準備說些什麼,突然間一陣腳步聲傳來,隨即一支趙國精銳士兵突然出現在大殿之中,將大殿之中的所有人都給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