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號,對鑽孔內部進行掃描。”站在井架的外圍,藍點點對操控著一台三維激光掃描儀的機器人吩咐道。
藍點點的話音剛落,這台扁圓柱型的掃描儀便從機器人一旁的半空起飛,從井架與地麵之間的空隙鑽過去,稍作停頓後,從上而下筆直地進到鑽孔內部。隨著下降,掃描儀上代表運作而散射出來的光變得越來越弱。與此同時,十九號機器人手中的終端屏幕上不斷顯現出鑽孔的三維網格模型。
那是一個被不斷拉長的圓柱體。不過,中間不時會遇到一個形狀怪異的凹陷,從而給單調的圓柱體增添一份有趣的美感。
完成對鑽孔的掃描仍需要一段時間,寂寥之中,藍點點開始和楊與白搭話。
“來的路上,你一聲都沒吱,難道就沒有什麼要說的?”藍點點問道。她已經關掉了頭燈,所以扭過頭去時,沒有發生兩束光疊加的情況,能清楚地看到楊與白的側臉。
“我能想到的也隻有這些。”楊與白可沒有恭維。順著天然溶洞下到這裏,一路上的探尋沒有間斷過,而最終得出的結論隻是機械生物來自鑽孔底下。但,在一條九千多米、近乎垂直的弧形峭壁上,機械生物是怎麼做到來去自如的?
“機械生物的體積很大。即便是大口徑的鑽機,隨著深度的增加,鑽孔直徑也會越變越小,所以在掃描儀探測極限(四千五百米)之內,找到機械生物應該不成問題。”藍點點說道,“如果沒找到,那就隻能派更多的機器人過來,再下去探一探了。”
聽到“機器人”這三個字眼,楊與白不由回想到了他與阿明的打鬥場景。機器人在人類的控製下,幹的一向都是衝鋒陷陣的事。如果真發生了沒找到機械生物的情況,在名義上,他倒是成了機器人的監督者了。不過,他可不喜歡這樣的殊榮,因為如此,他、沈省和郭小飛道顯得更像是任人擺布的小醜。
在兩人有一搭沒一搭的談話中,掃描儀下降了兩千八百米。
終端屏幕上的三維模型依然是圓柱體。然而,掃描儀又快速下降了三百米後,上麵的模型遽然有了變化:有序排列的線,先勾勒出了一個近似長方體的頂部空間輪廓,接著是高聳至頂部與頂部相連的台柱,高大的土台,土台上方的壯麗的石頭宮殿,縱橫交錯的石砌牆和石砌房,長短不一的石橋和平坦的河道。
十九號機器人第一時間把這一變化告訴了藍點點。
藍點點轉過去,盯著那塊小的屏幕,認真觀看起來。楊與白、郭小飛、沈省隨之都圍了過去,看著展現在眼前的網格的“地底世界”模型,由於知道一些隱情,產生的聯想、震撼自然是更為豐富和巨大的。不過,他們很有默契,都表現得很平靜。
“好了,找到了。該進到證明階段了。”藍點點略顯激動地說道。她讓機器人操控掃描儀上升後,蹲下身,去打開一個銀色提箱,從裏麵拿出一架個人飛行器,穿戴起來。
楊與白、郭小飛、沈省三人依次跟著這麼做了。
十九號機器人操控掃描儀飛出鑽孔。另一台二十號機器人已經穿戴好飛行器的機器人率先走到鑽孔邊,輕輕一躍,跳入其中。藍點點是第二個,三人依此,放置好掃描儀並穿戴好飛行器的機器人則最後跳入。
自由下落一段距離後,沈省用握在手中遙控打開機翼兩端的噴射器,用其反作用力讓自己下落的速度緩下來。他第一次用飛行器,運用上難免有些生疏,不過操作簡便,一操作就上手了。
在下礦坑之前,楊與白知道可能要用上飛行器後,嚐試著說服藍點點不讓他和郭小飛下鑽孔,但並沒有成功。藍點點拒絕的理由便是,飛行器操作簡單,不會有人不能用它。
現在看來,這的確是事實。
到達“地底世界”的那一刻,沈省感覺像完成了一次管道滑行,因為帶來的刺激感非常相似。不過,下方的不是水,而是紅彤彤的岩漿池。岩漿池向左前方延伸,與一條流水淙淙的河的堤壩下遊接壤,發生著“火與水”的反應。陣陣水汽在接壤處嫋嫋上升。
河的中遊,與另一條更寬、水流更急的河交彙,還正好位於這個“地底世界”的中間位置。其盡頭,有瀑布的的聲音傳來,近一陣遠一陣的,但從未間斷。河兩岸,懸掛在石砌牆頂端的一盞盞電燈散射出黃光,照亮著石頭小道,顯得朦朦朧朧。
一行人在水汽升起處的河岸降落。這裏生長著一片桫欏,僅一人多高,但枝葉青翠茂密,又是燈光不太照射得到的地方,正好可以藏匿行蹤。
“就選那處土台,怎麼樣?”藍點點饒有興致地看著前麵的景象,問道。她詢問的對象是楊與白、郭小飛、沈省三人。
不用多想都知道那是“地底世界”的中心,是一種招搖的“自殺式”的探尋方式。可藍點點不像在開玩笑,三人都有些訝異。
“真的要這麼做?”楊與白確認般地問道。
藍點點不假思索地點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