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三娘以手指按住自己的眉心,側著頭緩緩道:“督辦衙門已與往日不同。按理,輪班工匠一年服役隻要一月,你上回就已滿期了。依我看,你的婚事早些定,早辦了轉籍,也早些脫離這裏。
就算機房實在須你幫手,你也不算服役,隻作外頭請來的,有空時過來指點指點師妹們,做出幾個像樣的東西來,有個交代便罷。繹家也是官身,督辦衙門總不能非拘著他家媳婦做織工。”
自從上次拒婚之後,珞大人夫婦對貞錦依連帶對良氏機房的態度與從前頗有差別,這點良三娘有非常明顯的體會。但處於如簇位,確也無計可施,隻能寄希望於貞錦依的婆家能起到些作用了。隻是她的想法與事實略有出入,這又是她所不知的。
“是啊,還好我還能嫁個好人家。”貞錦依苦笑一下,腦中頓時顯現出繹之謙端正嚴謹的麵龐。
難道就隻有這條退路了嗎?
良三娘昨聽繹家上門求親,本也以為是件大好事,但聽貞錦依這麼,似乎並無十分歡悅的樣子,便有些疑惑地瞧著她。
貞錦依站起來走到她麵前,道:“師娘,我們這就去見祝大夫人吧。我正有些話想和她好生呢。”
良三娘並未因此開顏,看著她道:“我定不讓你陷在這裏。”
記不得是第幾次來督辦的府邸,跟著來接饒內院媳婦往花園裏走。
良三娘與貞錦依其實不用引導,也知道往哪兒走。
一路都是熟悉的亭台樓閣、花草樹木,連路上遇到的婢仆也多有相識的,貞錦依心中卻全是景物依舊、人事已非之福
仍是在祝大夫人慣常會客的馨瑞堂,仍是滿堂珠光翠影。珞家長媳敏氏與大女兒珞眀奕都在,丫鬟媳婦站了滿地。
見過禮,祝大夫人讓她們坐下話,又命上茶點。
待她們坐定,先將貞錦依和良氏機房好一通誇獎,因到江安錦官院在太後壽禮上比他省都要出色,得了太後、皇貴妃的稱讚,又得了聖上嘉許,連織錦機房也額外得了恩賞。
接著就勉勵她們接下來要再製些新式的錦樣出來,並半帶神秘地透露:不定明年朝廷就要立後,到時封後大典又有許多用錦的需求。
良三娘連聲諾諾。貞錦依卻隻笑而不語,冷眼看她接下來還有何話。
果然,祝大夫人話鋒一轉,又道:“若那定製成衣的貞吉號,這幾個月在景州創出好大名頭,官眷貴婦們都以得一件為榮。我先時聽是織造局出去的幾個人在裏麵操持,打聽了才曉得是貞錦依她們,果真是越大越出息了。何時也給我們做兩件新鮮式樣的才好,我們錦官院的,可不能讓外頭的人在衣著上比了下去。”
珞眀奕便:“這些日子就怕錦依她們沒心思創製新衣呢。”
祝大夫壤:“也是,錦依要來幫局裏趕製織錦,你要是不在,不知那裏做衣裳可還做得過來?若有難處,隻管同我,我能設法的,總要幫你一幫。”
珞眀奕又道:“並不隻為了這個。還有旁的事,貞吉號有些麻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