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火星往事(1 / 2)

原晧宸告別弗蘭克之後,便直奔自己的辦公室而去......

“晧宸,你今天不去1號超級實驗室嗎?”老歌德看見推門而入的原晧宸,疑惑地問道。

“這幾天暫時不去了,你幫我轉告阿曼達,這兩天我都要一直待在實驗室裏搜集資料。”

“好的,願意為您效勞。”

“謝了,歌德。“隨後,原晧宸好像想起了什麼,又繼續說道,”檔案中心應該還保存著一些幾十年前火星探索的老舊圖文資料,這些資料計算機係統裏可能沒有留存,你順便幫我申請帶回來吧。”

看著老歌德離去的身影,原晧宸搖了搖頭。

對於晧宸隕石接下來的研究工作,原晧宸暫時不想和阿曼達她們一起進行。

為了避免尷尬,他才讓老歌德作為中間人代為委婉地表述他的態度。

原晧宸覺得自己的研究思路和阿曼達等人是存在矛盾的,阿曼達她們的思路是深挖隕石內部,希望找出更多遠古生命的信息。

但是原晧宸覺得應該把手伸的更長一些,腳步邁的更快一些,去火星上尋找太空隕石的撞擊地點。

強烈的直覺告訴他,更多驚人的真像正在火星上等著地球人去發掘。

所以,在和弗蘭克談話的時候他才果斷地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以此獲得弗蘭克對自己的支持。

............

地球對火星的星際探索,可以最追溯到一個世紀以前。

火星的形成和演化與地球具有一定的可比性,科學家研究推測火星也曾經有過適合生命生存的條件,所以探索火星有助於我們了解更多地球的曆史。

根據IEA(星際探索聯盟)數據資料顯示,到目前為止,地球一共向火星發射了36個探測器。

其中成功登陸到火星地表的包括:挑戰者1-3號,大冒險1-3號、蒼龍1-2號,希望號、感歎號、好奇號、機遇號、鳳凰號等探測器。

當然IEA組織也先後發射過不少火星探測器,但因為IEA組織的極度機密性質,這些火星探測器都是以國際天文聯合組織的名義為馬甲發射的。

除去IEA組織,發射火星探測器數量最多的國家便是美國。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在近十年內也先後發射成功了蒼龍1號、2號火星探測器。

此外,在火星外圍空間,還有數十個火星偵察軌道人造衛星在時刻不停地掃描和觀測著這個紅色星球上大約95%以上的麵積。

火星偵察軌道人造衛星采集的信息已經幫助人類對火星有了深刻認識,科學家借此觀察研究推測出了火星在過去數億年至今所發生的一些重大變化的信息。

時至今日,我們仍然可以看到火星上存在火山口、雪崩、沙塵暴、季節性冰凍和幹冰、鹽水在夏季滲透等現象。

在人類登陸火星的計劃中,近幾十年隻有美國的NASA進行過實際的行動嚐試,但是最後卻因意外狀況而失敗告終。

原晧宸還為此專門查閱了美國登陸火星計劃的一些具體行動。

2018年,美國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開始啟動登陸火星宇航員生存改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