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後。星際探索聯盟太平洋基地核心區域發射平台。
一架滿載著人類智慧結晶,還有超級外星科技零部件的激光帆驅動微型太空望遠鏡即將被發射向地球外層空間。
“十分鍾準備。”
“五分鍾準備。”
“一分鍾準備。”
“發射!!”
深藍的天空中,強力的運載火箭尾部正持續地噴射著耀眼的火光,它正穿雲破霧,直上九霄。
“繼旅行者係列探測器之後,終於又有新的地球文明探測器要飛出太陽係了。”
原晧宸正站在基地指揮中心觀測台上,昂首挺胸,遙望著天空,臉上盡是躊躇滿誌,心中早已感慨萬千......
“而且這一次,我們要以光速飛往太陽係外的另一個恒星係。”
和旁人的興高采烈,歡欣鼓舞不同,此時的原晧宸始終保持著沉默,神情嚴肅,全神貫注,屏息凝神。
終於,火箭在天空中漸漸變成了一個小光點,穿出了大氣層,從原晧宸的視野消失不見......
人早黑洞動力係統中的強大激光發射器在一個月之前,就已經早先一步被發射到了太空中,並安裝在了星際探索聯盟的宇宙空間站之上。
要不了多久,激光帆驅動微型太空望遠鏡就會進入預定發射軌道。
預計再經過持續經小時的檢測和調試,它就將承載著人類一直以來探索其他宇宙文明的夢想揚帆起航了!!
如果本次行動能取得成功。
那麼,在十年以內,激光帆驅動微型太空望遠鏡就可以從半人馬座阿爾法星係發回觀測視頻和照片。
地球上的科學家將可以直接看到半人馬座阿爾法星係內的真實景象,這絕對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創舉!
按照慣例,因為原晧宸是這個項目的主導者。所以,這一艘激光帆驅動微型太空望遠鏡將由原晧宸進行命名。
這一次,原晧宸並沒有用自己的名字命名,而是給它取了一個十分樸素的名字--地球之瞳。
和霍金老爺子的“突破攝星”計劃所發射的納米探測器不同,地外文明項目組發射的激光帆驅動微型太空望遠鏡無論是科技含量,還是外觀上,都有著天淵之別。
地球之瞳的體積要大得多,大概有一個足球那麼大,因為絕大部分主體結構的建造都是直接采用【創世之源】穹頂空間中的外星科技材料,所以,其強度很大,但是質量卻並不高。
地球之瞳集成了世界上最頂級的微型高清攝像機、光子推進器、導航和傳輸部件,實際上算是一艘具有完整太空探測功能的頂尖微型飛行器。
地球之瞳的通訊係統是借鑒了【創世之源】的通訊技術,造物主的信息傳輸原理和地球上並無本質區別,隻是其相關的技術水平遙遙領先地球文明而已。
做個類比,造物主老早已經在玩掌上量子計算機了,我們卻還在用體積龐大到占滿整個籃球場的計算機做最基本的運算。
為了能夠最終安全到達目的地,在設計地球之瞳的時候整個星際探索聯盟的科學團隊還為此花費了很多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