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收獲(1 / 2)

眼前是無盡的黑暗,從太空服頭盔發射出的光束隨著原晧宸的視線,在寬敞的實驗室裏來回攪動著。

那一刻,延續了21億年的寧靜終於被原晧宸的到來打破了!

實驗室裏很簡陋,或者說是一種不同於地球文明審美的簡約吧。

此時,原晧宸的心中有激動、憂慮、忐忑和些許的恐懼,五味雜陳。

終於,他開始拖著無比沉重的步子踏進實驗室。

實驗室牆角地麵上有很多成堆的碎末或者灰燼。

原晧宸猜測,這些可能都是一些經不住時間考驗的而逐漸消逝的物質。

當然,也有一些可以對抗時間的東西,比如操作平台上擺放著的眾多不知名礦石。

對於這些礦石原晧宸並沒有顯露出太多的興致,他隻是隨手拿起其中的幾塊在眼前仔細的端詳之後,便又放回了操作平台之上。

通過簡易探測器檢測,原晧宸知道,這些隻是些普通的礦石,沒有輻射,沒有異常,也沒有什麼特殊的研究價值。

除此之外,原晧宸沒有在這個實驗室裏發現其他特別的東西。

於是,他隻好繼續前往下一間實驗室。

第二間實驗裏,一樣有很多經不住時間考驗的而逐漸消逝的物質,但是“幸存”下來的東西也有很多。

這讓原晧宸一直緊繃的神精稍稍舒緩了一些。

21億年是一段多麼漫長的時光啊!

雖然造物主的材料製造工業科技已經達到了飛米級別的技術實力(直接利用原子或分子創造特殊結構和用途的材料),而且原晧宸也曾經見識過【創世之源】上的相關技術,但是原晧宸還是會擔心一些重要的資料被漫長的時光吞噬,無法最終保存下來。

特別是一些可能包含造物主科學技術資料的存儲器或者類似計算機一樣的設備。

二十一世紀初期,英國南安普敦大學的研究人員曾經開發了一種以5D方式在納米結構玻璃上存儲數據的方法,宣稱存儲的數據可以保存數十億年之久。

光電研究中心的科學家通過毫微微秒激光讀寫5D數據的技術,他們利用高強度激光短脈衝,通過對單個光子的偏振,對量子比特進行編碼。

玻璃中的自組裝納米結構會改變光線的傳播途徑,修改光線的偏振,這些光線隨後能被光學顯微鏡和偏光器所讀取。

研究人員將這種納米結構的玻璃稱作“超人存儲水晶”,其盤片能經受高達1000攝氏度的溫度,在室溫下的使用壽命幾乎是無限的,如果是190攝氏度下使用,壽命可達138億年。

當然,原晧宸認為,造物主的存儲技術一定會比地球科學家還要高明得多。

在這間實驗室裏,原晧宸發現了很多奇特的試驗用的基礎容器和工具,這些容器除了個頭比地球的玻璃儀器大幾號之外,其他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

很遺憾,在這間實驗室裏,原晧宸還是沒有什麼重大的發現,他隻好繼續轉戰下一間實驗室。

在第三間實驗室,原晧宸發現了很多不同類型的材料樣本,他猜想這裏或許是一個關於材料科學的研究室;

在第四間實驗室裏,還保留著一台大型的測量儀器,但是原晧宸判定,這台儀器除了精度和智能化較高之外,並不具備特別先進的科學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