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平。
國戰已經爆發,邊關激戰正酣,禁軍分批趕往雁門、山海關防線,東京汴梁、西京長安、南京金陵等地的防禦使軍隊,也在向邊關彙聚,而燕平城依舊鶯歌燕舞,和平繁華絲毫未受到影響。
官吏們照常上差,百姓們依舊為生活奔走,大街巷的茶樓酒肆,包括平康坊的青樓,還是大門洞開,人來人往。市井間原本的生活秩序,並沒有因為邊關戰事而停滯。
大齊百姓早已習慣了蔑視胡人蠻子。
官府的邸報總是在渲染北胡的愚蠢弱,街頭巷尾流傳著關於胡人土包子的各種笑話,每年到燕平來朝覲的異族更是多不勝數,對待齊人無不恭敬有加,就算是外邦貴族,也不敢對大齊普通平民大呼叫。
一百多年根深蒂固的認知,讓上到耄耋老人下到垂髫孩童,都不曾將北胡放在眼裏,再加上百餘年前齊軍蕩平草原的戰績,眼下戰爭雖然已經來襲,而且是北胡大軍壓境,但燕平百姓從不認為王師會敗陣。
大家現在都在嘲諷北胡蠻子瘋了,竟然做挑戰大齊威這種蠢事,迎接他們的必然是屍橫遍野的結局,到時候,大家就可以對著到燕平來請罪的北胡使節隊伍,大噴唾沫。
齊人百姓很樂觀,大齊皇帝卻沒有這麼輕鬆。
近些時日來,宋治每都站在輿圖前,評估雙方實力,不斷推演戰局。
他沒上過戰場,對戰爭談不上非常熟悉,所以他推演局勢,更多是從雙方國力的角度出發,分析彼此能夠調動多少修行者、物資財富、平民戰士,擁有多大的戰略戰術轉圜餘地。
從這個角度看,雙方差距太過懸殊,大齊必勝無疑。
大齊百姓八千萬戶,草原各部攏共也就幾百萬人,這仗有什麼好的?螞蟻還能咬死大象不成?
從古至今,但凡中原皇朝沒有內亂,認真對待戰爭,草原人何時占過便宜?就算中原皇朝內亂,邊軍也常常靠自己的力量,就能打贏戰爭。
中原皇朝唯一覺得麻煩的,是草原騎兵來去如風,便於搶劫,而邊關防線太長,難免有疏漏,時不時會被對方奪走一些財物人丁。另外,中原皇朝大軍遠征遼闊草原,後勤補給線太長,壓力也很大。
但如果真要正麵對決,摒棄優勢主動攻堅的草原人,不是找死是什麼?
中原皇朝地大物博人口眾多,財富是草原人百倍,物資是草原人百倍,軍械是草原人百倍,青壯是草原人百倍,還有數不盡的山川之險。
中原皇朝會被草原人擊敗?會被草原人滅掉?下還有比這更滑稽,更可笑的事嗎?
趙玉潔進入大殿,來到宋治身旁,陪著他看了一會兒輿圖,輕聲道:“這些時日,臣妾研究了很多文書,越是分析越是覺著,北胡主動掀起國戰就是找死的行為。隻要咱們認真對待,此戰斷無打輸的道理。”
宋治搖搖頭,他腦子沒有糊塗:
“蠻子敢進攻,就必然有所依仗,別的不,蕭燕在燕平那麼些年,對大齊知之甚深,對方不可能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前些年元部族,僅靠十萬精騎和一群仆從軍,四五年就向西打了數千裏,破城無數,戰績顯赫。
“雖蠻荒之地的西蠻子,跟大齊不能相提並論,但元軍的戰力,的確是不容覷。安思明跟史祿山的敗績,也不能不反思。”
趙玉潔抿了抿嘴唇,立馬改變自己的意見立場,轉頭附和宋治:
“安思明跟史祿山雖是大意輕敵,被半路伏擊,但六萬人全軍覆沒,可見對方的實力很強。戰後安思明跟史祿山都,北胡軍中的高手強者不少。看來在各地防禦使的軍隊抵達邊關之前,咱們隻能防守。”
宋治的目光停留在輿圖上,不斷在雁門關與山海關之間徘徊:
“形勢的確不好。飛魚衛雖在草原行走了很多年,但對方防備嚴密,真正有用的消息也沒打探到多少。現在我們還不能知道對方的虛實底細。大戰已經開始,卻不能知己知彼,這是很大的過失。”
趙玉潔寬慰道:“無論如何,仗著邊境雄關,我們要守住不難,北胡有多少實力,都會被打出來。北胡高手再多,還能多過我們不成?從古至今,草原上的王極境,從來都趕不上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