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破梅山水師,必先曉其源流、知其根本。”張庭雲望著蕭衍,一字一句地細細解釋道,“那梅山教雖是商周之時便傳承下來的古老門派,但畢竟非是玄門正宗、隻是異端法教,是以先天便有不足....”
“那....何為正宗,何為法教??”
“所謂玄門正宗,便是受道於三清的教門。譬如我正一教祖天師即是得太上老君授以三天正法、而後才開基立業,故為玄門正統;又譬如那葛家道乃是受元始天尊的洞玄教法傳承,亦是道門正宗。凡是不得三清親授正法、擅自開宗立派的教門,皆為異端法教,雖然也歸屬到道門之中,但並不為主流教門所接受。”
“那...那梅山便是不得三清正法的教派咯?可既未得三清正法、又怎麼會如此厲害?”
張庭雲說這梅山教不過是不入流的異端,正一教才是玄門正宗,可身為異端的梅山教看起來竟比那玄門正宗正一教還要厲害許多,這不由得使得蕭衍疑惑萬分。
張庭雲看出了蕭衍的疑惑,無奈地歎了一聲:“三清正法玄妙無窮,幾百年來、能夠參破其中玄奧的,怕是隻有我正一教祖天師、葛家道葛洪葛玄等寥寥數人罷了。而那梅山教雖然不得三清正法,但他們的授道之神乃是三界之內、通天徹地的人物,他傳授給梅山教的功法霸道威猛、法力無邊,梅山教能在法教橫行的湘西獨樹一幟,亦是情理之中。”
“到底是何方神聖?”
“清源妙道真君二郎神。”張庭雲淡淡地說道。
“二郎神?怎麼未曾聽說過.....”
張庭雲笑了笑:“你自然不曾聽過,二郎神楊戩乃是玉鼎真人之徒子、元始天尊之徒孫,因在封神大戰積攢功德、肉身成聖,故而被天庭冊封為清源妙道真君、位列九宮仙階(注:七品仙階由高到低分別是太清、上清、玉清、太極、九宮、洞天和太陰)。二郎神司掌三界內的水利、狩獵以及戰爭....不過因為二郎神與天庭關係不睦,是以二郎神甚少管理三界之務,而是逍遙於三界之外,聽調不聽宣。故而民間對二郎神的香火供奉比之其他諸多神明也要少了很多。”
“原來如此....”蕭衍點了點頭,“那二郎神又是如何傳授道法給梅山教的呢?”
“如何授道?或許是天命吧....二郎神很少降臨人界,梅山教能得二郎神授法,也合該是他們的造化....”張庭雲想到這裏、不由得歎了口氣,“商周之時、梅山之中曾有七隻強大的妖怪,分別是由白猿、豬、牛、狗、羊、蛇和蜈蚣七種動物修煉成精,合稱梅山七怪。七妖禍亂人世、違抗天命,二郎神奉命鏟除這梅山七怪,便於梅山與其展開了一場天昏地暗的大戰,直與那梅山七怪酣戰了三天三夜、二郎神這才將其降服。
二郎神降服七怪這一幕,恰恰被當時梅山中的一名獵戶張五郎所看見了,這張五郎也是命大,他一介凡人,置身於那昏天黑地的戰場之上,竟然僥幸沒死。不過雖是保住一命,但人早就被嚇傻了,他全身筋脈到錯、神智混亂.....變得癡傻不堪、四肢不調,從此之後、便隻能用雙手倒立行走。”
蕭衍聽了張庭雲這一番講述,這才恍然大悟起來:“那梅山教主孟通倒立行走,我還以為其中有什麼玄機,難不成竟是在學他的老祖宗....”
“正是....二郎神將七怪降服之後、見到被自己嚇得癡傻的張五郎,念他福大命大,想來他命中合該有此造化,在授予其八九玄功的功法之後、這才離去。那張五郎因禍得福,一下子鯉魚躍龍門,從一個尋常獵戶變為了修為高深的一代宗師,並且開創了梅山教。不過到底是資質所限,這張五郎雖是得了二郎神的親授,可亦是未能參破八九玄功的奧妙,隻是死板地模仿二郎神當日在梅山中的一舉一動。二郎神手中牽一隻哮天神犬,他們梅山教弟子便也每人牽一頭獵犬;二郎神額上長著一隻天趣眼,梅山弟子肉身凡胎無法開眼,便飼養了一些獵鷹,借由獵鷹之眼來俯瞰萬物,以為這樣便能像二郎神一般洞察乾坤。還有那梅山教的翻壇倒洞法,亦是在模仿張五郎倒立行走,以為以此便能通神、求得神明的庇佑。”
蕭衍見張庭雲在提到梅山教之時,眼中滿是不屑,便知張庭雲心中早已想好了破敵之策:“那....聽張教主所言,莫非是心中已經有了打敗梅山教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