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瞞天過海(五)(1 / 2)

那個聲音如地獄中刮來的陰風一般,直往陶弘景的心中滲去,陶弘景才隻聽了一句,便已覺毛骨悚然、頭皮發麻...

這活死人般的低語,這陰寒至極的冷笑...

除了他還能是誰?

“孫...恩...!!”陶弘景把心提到了嗓子眼,默默念出了這個名字,

在他念出這個名字的一瞬間,他什麼都明白了。

為什麼張庭雲會執著於世俗名利、執意奪取天下。

為什麼張道陵看著張庭雲墮入魔道卻毫不痛心,眼裏隻有憤怒。

為什麼張庭雲明明擁有《西川秘典》,卻找不到破除魔障的方法。

因為在這具殘破不堪的肉體當中,正有兩個靈魂在糾纏不休,這具身體,早就不獨屬於張庭雲一人了。

眼下張庭雲的意識正一點一點沉睡過去,孫恩的意識卻是在逐漸覺醒。

張庭雲本意隻是振興正一,眼下卻一步步登上國師之位,直指天子之位,這並非是張庭雲的本願,而恰是孫恩的野心。

孫恩早在七十年前,便自命“水仙”,策劃了一場席卷全國的叛亂,意圖奪取天下,這場叛亂最終被閣皂宗葛洪與宋武帝劉裕聯手剿滅,可孫恩卻仍不死心,他見自己難以力爭、便決定智取。

蟄伏了七十年後,這個曾經禍害天下的妖道又借著張庭雲的身子、利用他的執念,再次卷土重來。

而張道陵之所以對張庭雲顯得如此冷酷與憤怒,不是不念血脈之親,而是他早已經看出了這個妖道正躲藏在他後人體內。他本想出手來除掉孫恩,可卻又受製於天條,故而隻得施以天罰來焚毀正一教旗和法袍,這並非是在懲戒張庭雲,而是在給場諸人留下暗示,示意如今的正一教早就不是由張庭雲來統率了。

至於張庭雲為什麼身入魔道卻不能從《西川秘典》上找到解脫之法,陶弘景也在這一瞬間想明白了。

張庭雲手中的那本《西川秘典》並非是祖天師張道陵留下的原典,而是被孫恩篡改過了的。

他留下了這些邪術的修煉之道,卻刪去了其破解之法。他知道張庭雲為了複仇、為了興複教門,定然會修習這上麵所載的邪術,所以便事先於書中做了些手腳,引導張庭雲一步步走入魔道....

陶弘景既已經推測出了隱藏在張庭雲身體裏的秘密以及孫恩的動機,眼下便隻剩下了兩個疑問。

“孫恩為何被蠱蟲所噬還能複活?”

“他又是如何占據了張庭雲的身子?”

這兩個問題開始時陶弘景亦是不甚明了,可很快便就完全想通了。

孫恩體內雖是被九黎人種下了蠱蟲,可他手握《西川秘典》,這本書本就是張道陵留下為了對付九黎人的,既然書中既然記載了蠱毒之術,那麼...就定然會留下破解之法...

陶弘景又回憶起張庭雲在與孫恩的對決之中,曾被其以八隻水蛇封鎖了其八門經脈。

以孫恩的修為,要想殺掉張庭雲自是易如反掌,可他卻為何隻是封鎖了其經脈、廢去了其修為,而不施以殺手?

唯一說得通的解釋便是,破解蠱毒之術的關鍵,就藏在那八隻水蛇當中...

陶弘景想到這裏、心中不由得猛地一驚。

“轉生術!”

那八隻水蛇並非是什麼殺招,而是一種轉生術。

置之死地而後生!

陶弘景已然猜到了蠱毒之術的破解之法。

這蠱毒之術,乃是將蠱蟲種入人體之中,蠱蟲一旦入體,這具身體的生殺大權便握在了蠱主的手中。

要想脫離蠱主的控製,唯一的方法,便是另尋一具肉體,為自己的靈魂再找一個安身之所!

孫恩便是通過舍棄自己的肉身,將魂體轉移至張庭雲體內,從而擺脫了蠱蟲的控製!!

早在張庭雲從翻開《西川秘典》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經淪為了孫恩的容器...

孫恩把張庭雲的身體當作宿主,在其中暗滋暗長、等待著覺醒之日。

可一具身體隻能由一個靈魂主宰,孫恩要想完全控製這具身體,就必先毀滅張庭雲的心智。

他誘使張庭雲墮入魔道,為的便是蒙蔽其本心、吞噬其人性...孫恩潛藏在張庭雲內心深處,他利用了張庭雲心中的仇恨和執念,教唆其一步步墮入魔道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