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不思其反(五)(1 / 2)

“嗯,身體要緊,我送你回去。”刑星不知道陶弘景心中的打算,還以為他是真的累了乏了,遂一邊幫陶弘景揉著腦袋,一邊護送他往來時的方向緩緩走去。

皎潔的月光之下,兩人一前一後地走著。隻有短短幾日的相處,如今的刑星和陶弘景就已沒了任何生疏。

就連刑星,也不知道為何,陶弘景明明是與他們刑天部有著深仇大恨的華夏人,可她卻覺得他比她的族人還要懂她、理解她。

她能夠感覺到,陶弘景和這裏的所有人都不一樣,這裏的所有人一輩子都被困在這一個地方,沒有任何的新鮮事、也沒有絲毫的變化,幾百年來,日複一日都是同樣的生活。

而陶弘景的嘴裏卻總有著各種各樣的趣聞和軼事。

許多事情刑星不僅是聞所未聞,就連想都難以想象。

她從陶弘景的口中知道了天地之大、知道了海洋之遼。

知道了山中有妖怪、四海有龍宮。

知道了人死會輪回、知道了物久會成精。

甚至不僅是這些奇聞怪談,陶弘景還同她聊詩文、聊音樂、聊老莊之道、聊陰陽五行。

她這才懂得,這個世界上有趣的事情太多太多,並不是隻有在戰鬥當中才能獲得樂趣。華夏人也並非像奶奶說的那樣,盡是群狡詐卑劣、偷奸耍滑的劣等人種。

陶弘景越是與其暢聊下去,刑星她便越想著和陶弘景一同去見識見識外麵的廣闊天地。這在最初不過隻是用來從陶弘景口中套取情報的借口,可此時此刻,竟成了刑星內心的真正願望。

可這個想法她也隻能默默隱藏在心底,因為她知道,奶奶是絕對不會同意的,而且...而且她眼下已經有了婚約,又如何能夠背著未婚夫跟一個外族男子去外麵闖蕩?

陶弘景望著刑星那深鎖的眉頭,一下子就看穿了刑星的心事。

他也不多問,仍是不斷講述著外麵的故事,尤其是那些關於男女之情、關於風花雪月的浪漫傳說,從卓文君與司馬相如的《鳳求凰》再到劉蘭芝和焦仲卿的《孔雀東南飛》,或是轟轟烈烈、或是柔腸百轉。

每當刑星聽到有情人終成眷屬時,心中總會跟著一陣歡喜;聽到癡男怨女愛而不得,又跟著他們一同傷心起來。

她不自覺想到了自己,不自覺地把自己代入到那些淒美的愛情傳說當中,想象著自己同他們有著一樣的遭遇。

尤其是聽到《孔雀東南飛》中,劉蘭芝投水殉情過後,更是又感傷、又疑惑地問道:“你說焦仲卿隻是個小吏,而劉蘭芝的未婚夫卻是太守家的貴公子,不論地位還是人才應當都勝過焦仲卿才是,況且又是父母指定的婚事,合情合理。為什麼劉蘭芝寧願投水自殺,也不願同她的未婚夫在一起呢?”

陶弘景已經斬斷情絲,他雖也不太懂得這個中的深意、不懂這愛情為何竟會有如此之強的力量,但畢竟是見多識廣,說起道理來總是一套一套的,他清了清嗓子、望著刑星一板一眼地解釋道:“愛情這東西...又不是做生意,何必非得講究個貴賤有別、論次排序...對上眼了、緣分到了,就算是老天也攔不住!”

刑星聽完陶弘景這一番話整個人都怔住了,陶弘景所說的輪次排序,不就是他們部落裏的婚俗麼?弱者隻能同弱者成親、強者也隻能同強者結合。地位不同的人,便是再愛著對方,也無法走到一起。而那些最終結為夫妻的,也隻是遵從著這古老的傳統,婚姻為了延續血脈,至於這其中到底有多少不幸和愁苦,就隻有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了。

在這麼一刹那,刑星她多少理解了她的父母;理解了他們為何寧願被情蠱所噬、也不願忘掉心中所愛。

一個大膽的念頭在她的心中漸漸萌生,就似種子一般,埋在了刑星的心裏,在之後的這段日子裏,它會不斷地成長、不斷地從愛情中汲取力量,它會長成一顆參天大樹,情根深埋在心裏,堅如磐石、不可動搖。

此時的刑星尚做不到那麼意誌堅定,她沉默許久過後,才深深地吸了一口氣,而後鼓足勇氣道:“我也可以像他們一樣麼?”

“像他們一樣?主人是說...”陶弘景明知故問道。

“我...我不想..”刑星咬著嘴唇、臉色漲得通紅,憋了許久之後搖了搖頭道,“我不想和刑川哥哥成親...他是我們族裏最強大的戰士,我也知道他是很好的人、不會辜負我,可我...我也明白我對他實在是沒有一絲一毫超出朋友之外的情誼,我不想騙他,也不想騙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