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得近了,能聽到崔家的下人跟沈雲明的廝話,縱然不相識,廝又略顯無禮,下人回起話來總是不緊不慢,極有分寸。
跟沈雲明不同的是,沈雲錦的手中有崔家的印鑒,畢竟崔氏的嫁妝都是她來打理。
“雲錦,雲瀾!”沒等沈雲錦話,身後有喚聲傳來,姐妹倆一起轉頭,瞧見了崔銘遠跟崔銘琅。
“遠表哥,琅表哥。”見到兄弟倆,雲錦跟雲瀾一起見禮,之後又向兄弟倆介紹了沈雲婕。
雖然沈雲婕是秦氏所生,可她也要喚崔氏一聲母親,因此跟姐妹倆一樣,喚他們兄弟一聲表哥。
這會兒,沈雲明從馬車裏出來,幾步走到姐妹三人身後,跟崔銘遠還有崔銘琅見禮。
他今年十一歲,跟崔銘琅同齡,但生辰比崔銘琅大,因此喚一聲表弟,崔銘遠比他大兩歲,他要喚一聲表兄。
之前跟廝糾纏的下人,瞧見了主家的兩位公子,連忙過來見禮。
“你是新來的吧?這幾位是我姑家的孩子,以後也會來族學讀書,下次莫要再攔了。”
仰仗著老爺子跟老太太,本家並沒有那麼多的規矩,但族學不同,不止有本家的孩子,還有各家旁支的。
除此外,寒門學子亦可到崔氏族學來讀書,隻要通過了先生們的考核就行。
崔家本就是大家,不僅僅男子要讀書,女子亦是如此,隻不過,因為年紀不同,所學的東西也不同,所以族學內分為三堂。
春啟堂顧名思義,是為學生開蒙的,所以在春啟堂讀書的孩子最大的才六歲。
春明堂則是過了開蒙階段,開始學習更深的內容,但凡學會了春啟堂所教的內容,都可以進入春明堂。
春暉堂則是第三階段,跟春啟堂以及春明堂不同,想入春暉堂,必須要通過幾次考試,能進春暉堂的,多數是要考官學的。
縱然不考官學也無妨,隻要在崔家族學內,到了一定年紀後,就都得參加春暉堂的考試。
沈雲瀾等人由崔家兩兄弟帶著,往族學內走去,一邊走著,崔銘遠一邊介紹著。
“三位妹妹在家的時候,應當同先生讀過書吧?是打算直接去春明堂,還是先到春啟堂看看?”
等崔銘遠介紹的差不多,崔銘琅跟著開口,詢問姐妹三人。
“我們想直接去春明堂。”對於女子而言,春明堂內所教導的東西,足夠女子所用。
可若有女子想去春暉堂讀書,隻要經過了考試,也是可以的,並無限製。
當年崔氏跟大崔氏,就都在春暉堂讀過書。
聽沈雲瀾完,崔銘琅點頭,等到了一處廊下,兄弟倆了一聲,由崔銘遠帶著沈雲明去見春暉堂的先生,崔銘琅則負責帶姐妹三人去春明堂。
“堂內共有五門課,可以都學,也可以隻選兩門。想入春暉堂,之後考官學的,五門課就都要學。”
“前些日子春明堂內倒有兩位族姐,近來議親,便沒有再來。但三位妹妹莫擔心,學堂內有屏風設在中央,你們的位置在右邊。”
話的功夫,崔銘琅帶著姐妹三人到了春明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