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舉人出身,可攜十五人入京城。”
“若秀才出身,可攜五人入京城。”
“若是童生,則隻可攜一人入京。”
“普通百姓,隨意分配致榮州府的村鄭”
“若普通百姓想入京,需一人上繳二十兩紋銀,則可落戶京城。”
“此上,均為新帝頒布政令。”
看到這一點,紀寧的眼睛睜大,摸了摸下巴:“我們占大便宜了。”
“什麼?”周啟榮還不太明白紀寧的什麼。
紀寧:“姑父,你沒發現嗎,新皇上位了。”
“對啊,我看見了,不過,這要求好高,一個人二十兩,我們村那麼多人,想要去京城,就要上千兩,這……你確定那位不是貪?”最後兩句,周啟榮把聲音壓得極低,他是過來尋求安穩生活的,可不敢站在子腳下,還議論子的品性。
紀寧解釋道:“姑父,你誤會了,子這一政令的目標,是有兩個目的。”
“第一,吸納人才,如今整個王朝百廢俱興,短時間需要很多的讀書人去填補空位。”
“據我所知,江南一向都是考生的聚集地,那邊,能考上秀才的,都很普遍,但是,這一次,江南遭受了洪災,死亡人數尚且不知,且,還沒有收服那邊,為了預防讀書人全部流到那些叛賊身邊去,所以才會有有這樣的要求跟優待。”
“第二,如今京城估計也不是什麼繁華之地,一個朝代好不好,京城的繁華程度就是代表,要想發展起來,是不是需要吸引一些有錢的富商,把經濟恢複。”
“還有,我為什麼占便宜,是因為,以往正常年代,我們想要來京城,落京城的戶籍,除非是我考上了進士,升官加爵。”
“不然,上千兩,怕才能帶著一家老在京城住下來。”
“總之,我懷疑現在京城的物價不高。”
“雖然城外的人看起來似乎有上千個,但要知道,這上麵統計了人數了,表明榮州府跟京城,隻接納兩萬人。”
“如今,也不過才六千人左右。”
“我們來得不算是最早的,可見,這場災難,失去性命的人,是絕大多數。”
“當然,也有很多百姓,如今來京城生活不下去,所以選擇了去其他州府。”
至少,像這樣限製入城人數的州府,也就隻有榮州府跟京城了。
周啟榮聽完,恍然大悟,又問:“那我們這位子,是能贏的人嗎?”
周啟榮是不想新帝屁股還沒坐熱,就被人端了,那他作為其臣民,怕不一定會有好下場。
紀寧道:“放心。”
他隻了這兩個字,就安撫了周啟榮的情緒。
這邊,兩人快步回到了隊伍。
把消息都跟村民了。
紀老太跟紀阿爺把幾個兒子召集在了一起,:“你們怎麼看?”
“寧是秀才,能夠帶五個人進去,我們家,一共有二十一人。”
“除去五人,想去京城,也還需要十六人交銀子。”
“爹,我跟啟榮,我們……”紀雪晴剛想,她不需要家裏出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