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航行(2 / 2)

永樂四年,成祖朱棣以恢複陳朝為名,派張輔率年夜軍進入安南,然後將安南設為交趾布政使司,將其收歸中央統治。

但安南地處偏遠之地,而大明的政治中心北遷,最終於宣德三年,大明主動放棄了安南的統治權,選擇從安南撤兵,致使黎利建立了後黎朝。

隻是到了本朝,權臣莫登庸奪位,在安南建立了莫朝。

安南國王將狀子告到了嘉靖那裏,嘉靖當即派兵征討莫登庸,莫登庸率大臣投降。最終,安南降格為安南都統使司,而任莫登庸為安南都統使。

現如今,安南呈現著南北對峙的格局,後黎朝占領著南方的領土,而莫朝則占領北方的領土,雙方都在尋找機會將對方吃掉。

聯合艦隊按著林晧然的指導,前往後黎朝進行貿易。正是他的貿易對象並不是後黎朝的國王,而是後黎朝的權臣鄭檢及那些貴族,並將四萬匹雷州布進行了交付。

鄭檢是華族姬姓鄭氏的後代,自稱是後黎朝開國功臣鄭可的後代,更是後黎朝權臣阮淦的女婿。

在阮淦病卒,鄭檢繼承了他的官職,掌握後黎朝的軍政大權,成為一代權臣。

嘉靖三十五年,黎中宗黎維暄駕崩,沒有兒子,鄭檢便擁立後黎朝開國皇帝黎利的哥哥黎除的五世孫黎維邦做傀儡皇帝。

亦是如此,現在的後黎朝並不屬於黎氏,而真正的掌權者為鄭檢。

林晧然選擇親後黎朝而非莫朝,卻不是因為個人喜好,而是地理因素決定的。

莫朝毗鄰廉州府,對雷州府有著不少的威脅性。隻是跟著後黎朝相交,那就能形成夾攻之勢,對莫朝會形成比較大的壓力,致使其不敢輕易進攻雷州府。

而選擇後黎朝的權臣鄭檢,則是鄭檢是後黎的權臣,而他外有莫朝虎視眈眈,內有傀儡皇帝這個不安定的因素,則會更需要外界的幫助。

正是如此,林晧然在安南采用了“遠交近戰”的外交政策,選擇疏遠了莫朝,選擇了權臣鄭檢。

當然,疏遠是相對的,像安南前來采購雷州布,雷州府還是歡迎的,但關稅要比後黎朝多上一成。

從雷州碼頭出發,經過後黎、占城,到達了暹羅。

當到達了暹羅的大城,暹羅國王隆勃略剌坤利息尤利亞親自接見了眾人,得知廣東市舶司重開的消息,顯得極為高興。

正是如此,林晧然在安南采用了“遠交近戰”的外交政策,選擇疏遠了莫朝,選擇了權臣鄭檢。

當然,疏遠是相對的,像安南前來采購雷州布,雷州府還是歡迎的,但關稅要比後黎朝多上一成。

從雷州碼頭出發,經過後黎、占城,到達了暹羅。

當到達了暹羅的大城,暹羅國王隆勃略剌坤利息尤利亞親自接見了眾人,得知廣東市舶司重開的消息,顯得極為高興。

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