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2章 花落誰家?(1 / 2)

三月的京城,拉開了關於吏部尚書的爭奪戰。

京城的官員和士子,甚至普通的老百姓都在關心這個事情,新任吏部尚書已然成為大家茶餘飯後最為關心的問題。

對於新任吏部尚書人選的猜測,亦是層出不窮、眾紛紜,不過最熱門的人選當屬吏部左侍郎董份和禮部尚書嚴訥。

“吏部侍郎不入銓選,這是往朝的慣例!”

麵對京城傳聞要由吏部左侍郎董份接任吏部尚書,官場卻是出現了強烈的反對聲音。

自太祖廢除丞相後,大明在製度上一直注重著權力的製衡,執掌百官升遷的吏部更是成為了“製衡”的重中之重。

從太祖時期起,吏部尚書不可入閣拜相和吏部侍郎升遷吏部尚書成為了慣例,這亦算是大明政治生態中的一個特色。

“朝廷慣製不可廢!”

“朝廷人才濟濟,當另擇賢能!”

“吏部尚書人選當從六部尚書擇取!”

……

曆來都是槍打出頭鳥,麵對著第一熱門人選,各股勢力都紛紛將矛頭指向了董份,都在努力阻止著董份出任吏部尚書。

吏部尚書主宰著官員的升遷,對於每股勢力無疑都是最誘人的寶座,特別是在首輔徐階將政務還諸司的大環境之下。

按著以往的規定,吏部尚書的人選其實是要進行延推。

隻是到了嘉靖朝,很多東西卻是行不通了。像時任吏部尚書的夏言成為了大明的首輔,李默打破了吏部侍郎不出任吏部尚書的慣例,而郭樸亦是從吏部左侍郎直接升至吏部尚書。

昔日並不是沒有過延推,但隻要不合嘉靖之意,便直接被棄之不用。故而延推在本朝早已經名存實亡,一切都是以嘉靖的意誌進行選官。

現在的吏部尚書自然不例外,最終花落誰家還是取決於嘉靖的意誌。

雖然不能通過投票決定吏部尚書的人選,但很多官員不斷地發生質疑的聲音,對吏部左侍郎董份的“合法性”進行了攻擊,以期通過這一點來阻止董份當選。

大明朝堂的混亂便在於此,相互較訐早已經成為了常態。

“嚴訥不可出任吏部尚書!”

“嚴、徐同出南直隸,朝廷姓徐乎?”

“既是首輔,又為官,要做宰相乎?”

……

當有聲音傳出朝廷由禮部尚書嚴訥接任吏部尚書的時候,官場同樣有著強烈的反對聲音,直接指責於徐階和嚴訥將會結成鄉黨。

徐階和嚴訥的親密關係,早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一旦任嚴訥接任吏部尚書的位置,而徐階又呆在首輔的位置上,徐黨的權勢無疑要攀至頂峰。

不僅是董份那邊的朋黨,其他的勢力亦是紛紛出麵阻止,都是不願意看到嚴訥出任吏部尚書。如果真由嚴訥當選吏部尚書,整個朝堂將無人再有實力跟徐黨相抗衡了。

京城的官員顯得很是忙碌,在阻止董份之後,又繼續反對嚴訥。

不僅如此,在傳出將由兵部尚書楊博和戶部尚書吳山接任之時,同樣又遭到他們的強烈反對,令到這個朝堂變得是罵聲一片。

正當各方勢力摩拳擦掌地要爭奪吏部尚書的寶座之時,他們的聲音卻是突然戛然而止,因為一則軍情突然間從南邊傳來。

福建有十萬火急的軍報傳來,失去浙直總督胡宗憲的威懾,福建的倭寇的氣焰變得更加的囂張,於二月二十六日倭寇攻陷平海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