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1章 萬國來朝之命懸一線(2 / 3)

朱衡和馬森將朝鮮國王李昖的竊喜看在眼裏,隻是這便是大明朝貢的真相,朝貢貿易一直都是一樁賠本的買賣。

據不完全的數據顯示,成祖當年上演萬國來朝固然風光,但對外邦朝貢者的賞賜就一共耗費600萬兩白銀之多。

亦難怪當年劉大夏得知仁宗要建船下南洋會燒海圖,若是僅僅為了麵子而下南洋,這確實是一個勞民傷財之舉。

這個儀式很快完成,大明王朝得到了所謂的麵子,而朝鮮國王則是拿到了實惠。

隨著朝鮮國王李昖領著豐厚的恩賞退下去後,站在皇極門前的馮保按著名單,接著將暹羅國王召了進來。

南洋的東部和南部都是島嶼,故而這些地區的王國實力都不強,甚至很多國王其實僅是一個小島的島主,真正強國是跟東亞大陸相連的中南半島上的國家。

像泥渤國原本就隸屬馬六甲王國,隻是隨著馬六甲王國被葡萄牙所滅,泥渤國才算是真正的獨立自主。

暹羅國坐落在中南半島上,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耕國家,得益於土地肥沃和水源充沛,糧食產量十分驚人,卻是大明時下最大的糧食貿易夥伴。

現如今,每年都有大量的暹羅米湧進大明廣東等地區,暹羅米成為大明糧食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

針對著這一個優良的貿易夥伴,林晧然亦是特意安排了更優厚的賞賜,同時給予更多的百曆銀元。

跟著成祖時期簡單粗暴的賞賜方式不同,此次大明朝廷明顯更精打細算,對於每位國王和使者都有著針對性的賞賜。

“小王迎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暹羅國王按著早先學得的禮儀,亦是像朝鮮國王那般迎旨道。

他此次之所以親自前來大明都城,亦是有著他的小心思。自暹羅建國以來,他們暹羅便跟緬甸王國出現衝突,雙方大小戰事不斷。

幾年前的“白象大戰”,他所率領的軍隊損失慘重,更是丟失了大片的領土。

在見識到大明的強大戰力和先進武器後,他便希望能夠得到大明的軍事支援,從而解決緬甸王國的威脅。

正是如此,他此次不僅帶來了大量的南洋珍寶,而且將自己心愛的座椅送給大明皇帝,卻是希望得到大明的軍事支持。

太陽漸漸高起,金燦燦的陽光灑在皇極門前的文武百官和各國賓客身上。

這一場隆重的萬國大朝拜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一個個的國王或使者被傳召,而後顯得心滿意足地從皇極殿出來。

南洋不少國王帶來了他們國家的珍禽,隻是這些動物都不許被帶入皇極殿,而是交由宮人統一安排到百獸園中。

其實這裏絕大多數貢品都不會在皇宮逗留太久,異國的珍寶自然是收進皇宮寶庫,但更多華而不實的東西則會賞賜給文武百官。

轉眼間,便已經進行了大半。

按著早已經擬定的順序,在琉球國的朝拜之後,便輪到大肚王國。

而今的琉球國指的並不是台灣島,而是位於台灣島和九州島之間的琉球群島,新興的大肚王國正是台灣島上的最大政權。

大肚王國是一個年輕的政權,由台灣島巴布拉族,巴則海族與部分洪雅族組建而成,隻有短短的三十年曆史。

由於台灣島的耕種資源匱乏,大肚王國的總人口僅有十萬,至今還是以部落的形式存在,而大肚國王本質是眾部落的首領。

現任大肚王國國王叫阿拉米是一個憨厚的中年男子,身穿著普通的黑色棉衣,頭上包著一塊傳統的頭巾,完全沒有一國之主的模樣,但吃得確實很肥胖。

得益於大明開海,大肚王國這幾年跟大明海商產生了頻繁的貿易往來,此次同樣受邀前來京城參加大朝拜。

阿拉米得知終於輪到自己,便是對著旁邊抱著錦盒的赤足大漢點了點頭,便踩著一雙從京城買來的皮靴走向皇極門。

雖然他從祖輩那裏早已經得知這個隔海相望的王朝是多麼的強大,但他對大明王朝總感覺十分的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