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謙腦海中快速地把幾個項目給過了一下。
騰達這邊,新版本多半會賺,不過再怎麼賺應該也都在可控範圍之內,沒有大礙;
飛黃工作室那邊,拍紀錄片,還沒個影子;
摸魚網咖屬於傳統優勢項目,兩家新店剛裝修完準備開業,而旗艦店那邊,一周多以前剛剛去過,沒發現什麼隱患。
想了想,還是觴洋遊戲風險最大!
裴謙要求他們把兩款遊戲的付費點全都砍光,隻剩一個,這確實是一個有風險的舉動。
砍付費點會提升遊戲口碑,這是肯定的。
但口碑和營收,是兩碼事。
《熱血戰歌》這種遊戲,畫麵垃圾、玩法一般,唯一的優勢,就在於土豪氪金之後可以在裏麵砍人,換言之,這遊戲的核心優勢,就是“販賣仇恨”。
你砍了我,我有錢就要立刻充錢砍回來,這是類似遊戲的核心優勢。
正是因為這遊戲在“販賣仇恨”,在激發玩家的負麵情緒,所以這遊戲哪怕畫麵再爛、玩法再差,也依舊有人玩。
如果裴謙什麼都不改,這遊戲還是有可能回光返照的,而且可能性不。
隻要葉之舟稍微搞一搞促銷,搞一搞老玩家回流計劃,讓這遊戲恢複到原本的盈利水平,那裴謙可就虧不成了。
所以,裴謙直接把遊戲的付費點砍掉。
《熱血戰歌》不管是在畫麵上還是在玩法上,相比其他遊戲都毫無任何優勢,吸引新玩家流入,那是癡人夢。
就算它變公平了,口碑變好了,那又如何?
隻要它不掙錢就行了。
當然,萬一這遊戲因為口碑爆棚,引來大批新玩家加入,玩家基數太大,把盈利推上去了呢?
不能完全不存在這種可能性,隻能,可能性很。
裴謙思前想後,好像也隻有觴洋遊戲這邊存在著風險,決定重點關注一下。
先是上《熱血戰歌》的官方論壇看了看。
確實,好像熱度有些提升,口碑反轉,還有一部分老玩家回流了。
不過裴謙也沒有慌,立刻給葉之舟發信息:“《熱血戰歌》後台充值數據發我看一下。”
幾分鍾之後,葉之舟發來一張截圖。
這是《熱血戰歌》的後台充值數據,裴謙隨便一掃,看到人均付費率確實提升了,而且提升不少,但充值總額卻大幅下降,下降了七八成!
按照這種情況估計,恐怕《熱血戰歌》月收入,能不能到十萬都懸。
嗯,不用慌,還在計劃之內!
遊戲能活下來,最重要的是盈利,所以有那麼多公司即使頂著玩家的罵聲也要推充值消費活動,就是為了達到盈利這個目標。
如果遊戲一直虧損,口碑再好又有什麼用?
改動後的《熱血戰歌》確實良心,但關鍵是看跟誰比啊!
跟氪金遊戲比,土豪在這裏頭沒有爽點,收入被甩開幾條街;
跟其他的良心遊戲比呢,比如《幻想世界》這種,《熱血戰歌》畫麵垃圾、玩法一般,更是毫無競爭力。
這就叫兩頭都沒顧上。
“不錯,繼續保持。”
回複過葉之舟之後,裴謙放下心來,裹好毛毯,美美地睡下。
再過兩,兩家新店就要開業,到時候他還得去視察一下,才能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