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初始的推薦位之後,可以看到相應的數據,比如點擊率、留存率、付費率等等。之後我們會根據這些數據,進行後續的安排,數據好的繼續走下一輪推薦,數據差的就過一段時間再給推薦。”
“當然,特別優秀的遊戲,我們也會給一定優待的。比如窮途計劃中那些優秀的單機遊戲、獨立遊戲,在推薦資源上會有所傾斜。”
裴謙喝了口咖啡,不置可否。
顯然,這是目前包括官方遊戲平台在內的大部分主流平台在采用的推薦機製。像一些小說網站、視頻網站等,基本上也是類似的推薦機製。
各項數據可以較為全麵、客觀地反映出某款遊戲的受歡迎程度,不容易受到太多主觀因素的影響。
在客觀數據的基礎上,再結合專業人士的評判、分析,對數據不準的地方進行相應的幹預,就可以達成一個比較好的結果。
當然,不同的平台,對“數據”與“人工”的側重點也不一樣。
有些平台更信賴數據,完全是唯數據論,口碑再好的遊戲隻要盈利數據不佳,那就不給推薦資源。這樣的好處就是可以衝業績、多賺錢,避免人的主觀判斷失誤造成的錯誤。
而有些平台則會給工作人員很大的權重,上哪個推薦位完全取決於內部安排。有時候跟遊戲開發商PY交易之後,一款不那麼好的遊戲霸占最好的推薦位很長時間,這也是司空見慣的事情。
畢竟平台的最終目的是賺錢,給推薦位大大方方地明碼標價也不丟人,至於可能給平台帶來的影響和損失嘛……其實也沒多大,隻要開發商給的錢多,那就一切好商量。
而對於裴謙來說,這個事情似乎有些兩難。
全都依賴數據?
但很多時候數據確實挺準的,雖然有一小部分好遊戲會被埋沒,但總體而言這還是一個非常公平的製度。
不說別的,靠數據推到前列的遊戲不管品質如何,在當下多半都是非常賺錢的遊戲,五五分成之下,平台肯定不會少賺。
但全都依賴人工,那也不合適。
因為李雅達懂遊戲,不隻是她懂,整個平台有很多人都懂。
即使裴謙安排幾個不太懂遊戲的人去管這個事情,他們也必然會受到騰達精神的熏陶,受到其他員工的指點,最終還是會選出一些比較優秀的遊戲。
數據和人工結合?
那豈不是又回到了最初的原點……
裴謙考慮片刻,說道:“我覺得……推薦的安排,應該全都交給玩家!”
李雅達愣了一下:“交給玩家?”
裴謙點點頭:“沒錯。”
“我考慮的是,通過一定的機製,在玩家中篩選出一小部分玩家,作為意見領袖。這些人在平台上會有一個特殊的標簽,也可以叫做‘品鑒家’。”
“品鑒家們擁有決定遊戲推薦位的權力。”
“哪個遊戲上哪個推薦位,完全不依賴遊戲的具體數據,而是取決於這些品鑒家們的想法。”
“當然,品鑒家有一定的篩選和罷免機製,這個你們仔細考慮一下,想出方案之後給我看。”
裴謙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故意通過這個製度,誘導玩家產生內亂!
如果所有玩家公開投票的話,那其實隻是一個權力比較大的評分係統而已。
選出來上推薦位的遊戲,多半還是玩得人多、賺錢也多的遊戲,根本達不到效果。
所以,得想辦法分化玩家們,讓小部分玩家成為品鑒家,掌握給遊戲安排推薦位的權利,而大部分玩家隻能幹看著。
在品鑒家之中,也有不同的偏好,他們為了爭奪推薦位,肯定會掐得不可開交。
而各家遊戲商,也會想辦法巴結這些品鑒家,對他們施加影響;普通的玩家們,也會想方設法把現有的品鑒家們拉下來,自己上位。
總之,其他的平台,推薦的權利都在平台自己手中,不管怎麼安排,最終的結果多半都是賺錢,隻不過是用這款遊戲賺錢或者那款遊戲賺錢的區別。
而裴謙這樣操作一番之後,朝露遊戲平台的推薦位實際上非常不負責任地給到了少數玩家手中。
現在很多玩家看起來正氣凜然,義正言辭地說要公正地評判這些遊戲。
但如果少數人成了品鑒家,獲得操縱推薦位的權力之後,他們還會堅持自己之前的想法麼?
成為品鑒家的那些人,能否堅持本心?
沒成為品鑒家的那些人,能不能平心靜氣地接受?
裴謙覺得,多半是不太可能的!
看到此消息的都能領現金。方法:關注微信公眾號[書粉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