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這種自由度極高的經營模擬類遊戲,玩的不就是騷操作和自由度麼?
具體到這個房子,由於原本的燈比較昏暗,即使打開也沒有實質性的改善,所以丁希瑤自掏腰包換了客廳的燈,盡可能地把亮度提到最高。
廚房的問題沒有太好的辦法,請保潔是請不起的,但遊戲內也有“自己動手”的選項。
拿著手柄在油汙的地方比劃比劃,就相當於是親自動手擦了擦,雖然一些陳年的頑固汙漬難以徹底去除,但看起來比最開始好多了。
當然,並不是所有問題都可以自己動手解決,有些問題想要改善就必須花大價錢。
就這樣,丁希瑤把房間中能處理的地方全都在資金允許的範圍內簡單處理了一下,對房間的一些缺陷問題努力做到了然於胸。
有一個微信公眾號[書友大本營],可以領紅包和點幣,先到先得!
而後,就可以請租客來看房了。
雖然已經算是老油條了,但丁希瑤在等待租客過來的過程中還是有點小緊張。
畢竟在遊戲裏帶人看房,她還是第一次。
過了沒多久,門鈴響了,最早來的是工作好幾年、收入比較高的那個工薪階層的哥們。
這三組人來的先後順序是丁希瑤自主安排的,之所以讓這哥們先來,主要是因為丁希瑤覺得最有希望跟他談成最高價。
另外的兩組人,分別是一對剛畢業沒多久的情侶和剛剛工作一年多的兩個女生,經濟條件都不會太好。
而且,年輕情侶對做飯的問題比較看重,恰恰這個房子的廚房衛生問題不太好。
綜合考慮,工作好幾年、工薪階層的這哥們經濟條件最好,對廚房的要求也不高,最有可能高價達成交易。
當然,也正是因為這哥們已經工作好幾年,所以在挑毛病方麵的能力可能也不弱,不好忽悠,這就需要看丁希瑤的本事了。
使用VR手柄拉開房門,丁希瑤不由得愣了一下。
這哥們……好真實!
因為這還是丁希瑤在這個遊戲中第一次看到人。
雖說Doubt VR眼鏡跟所有VR眼鏡一樣,受限於技術原因,目前還難以達到以假亂真的清晰度,甚至還存在輕微的格柵化效果,但在不同遊戲中,場景和人物的清晰度還是有明顯區別的。
《房產中介模擬器》顯然已經在技術水平允許的範圍內,把人物建模的清晰度做到了相當極致的水平。
在進入看房模式之後,玩家默認會跟隨來看房的租客移動,解答他的問題。
租客,也就是遊戲中的NPC,行動是有一定規律的,去看不同房間的時候有相對固定的路線。
但先看哪個房間、後看哪個房間,在房間中關注的重點是什麼,會提出什麼樣的問題,對玩家的解答會如何回應……這些都取決於人物的設定,展現出極強的隨機性。
在這一過程中,玩家當然不需要真的說話,而是用手柄選取屏幕上的選項來進行介紹和解答。
先是簡單介紹一下這套房子的基本情況,然後顧客會對一些細節提出疑問。
這一階段的玩法,有點類似於文字冒險類遊戲。
玩家可選的對話選項,取決於之前在房間中的觀察,提前做好的準備,以及玩家的等級、經驗等綜合因素。
同時,很多後續對話也必須是前置對話選過相應的選項之後,才可以觸發。
讓丁希瑤感到非常驚訝的是,這個NPC的一舉一動都相當真實,行動自然,說話也很流暢,非常口語化。
NPC和玩家對話的語音,顯然是提前錄製好的,因為自動合成的語音必然會有生硬拚接的感覺,一下子就能聽出來。
而遊戲中的NPC並不會給人這種感覺。
丁希瑤稍微有些好奇,這款遊戲難道是給所有NPC的語音都進行了配音和動作捕捉?未免也太奢侈了吧?
以後會不會出現重複的情況?比如,來來回回都是差不多的問題?
她正在考慮著,就聽到這個工薪階層的哥們問道:“這個房間,看起來采光還不錯,是吧?”
不是直接的質疑,聽起來更像是隨口一問。
丁希瑤麵前出現了三個選項,分別是三種不同的態度。
第一種是積極態度,無腦誇;第二種是中立態度,說的比較含糊,但也不會否定;第三種就是如實相告。
丁希瑤不由得猶豫了。
顯然,第一種態度更有助於促成交易,但這哥們入住之後肯定會發現問題。
第三種態度的話,良心上倒是踏實了,但很可能會失去這個客戶,為了挽回,多半要降低房租。
丁希瑤有些難以抉擇,但眼瞅著對話進度條已經快到頭了,她隻好選擇了第二種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