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玄韻也不知道是如何學習的,居然對諸子百家都很是了解,當然了解的隻是百家表麵上的一些學識,在深入一些的也就沒有聊,不過段敏學卻是有種感覺,那就是他感覺胡玄韻甚至都知道不少百家當中不少的隱秘學識。
雖然這種感覺有些莫名其妙的,但是段敏學卻也深信著,不過卻沒什麼,也沒問什麼。
他就隻是在考慮著,既然胡玄韻有著這般的文采學識,又還答應了自己去到鏡月書院之中,如果單隻是擔任區區的客卿一職,那豈不是極大的浪費麼。
所以他決定在給鏡月書院院長的書信當中做些手腳,著重寫明了胡玄韻的文采學識,白了就是給院長推薦了一下,看看讓胡玄韻在去到鏡月書院當中以後,能不能夠擔任一些講座一類的先生。
並不是尋常的教書先生,而就是偶爾會講講座之類的,不然放著胡玄韻這種文采學識的人物不好好利用一下,單隻是當著一名客卿的話,段敏學自己都不會原諒自己的。
而且再加上胡玄韻自己的私事,到時候必然不會再有那麼多閑時間去給自己的那七名學生開什麼灶,能夠照顧一二都是萬幸的了。
其實段敏學這最後幾的時間當中,也很是掙紮的,他在掙紮到底要不要把胡玄韻的學識文采給寫在給院長的書信當中,向院長推薦胡玄韻的。
推薦給院長的話,那麼胡玄韻的學識也就瞞不住饒了,必然是會受到鏡月書院的重視對待,但是那樣一來,她照顧自己那七名學生就不會有多少閑時間的了。
可要是不推薦給院長,任由胡玄韻這般文采學識得,隻是擔任一個客卿職位,卻也是對於鏡月書院,對於鏡月書院的學子們不負責任了。
所以段敏學在掙紮為了自己的私心而讓胡玄韻專門有時間去特殊照顧自己的七名學生,還是大公無私的推薦給院長,讓胡玄韻可以把自己的文采學識講授給整個鏡月書院的學子們…
然而最後,段敏學卻選擇了大公無私,雖然他自己也不確定,就算自己推薦了胡玄韻,但是胡玄韻自己到最後願不願意給鏡月書院的學子們授授課什麼的,也是不定,但總歸也是給鏡月書院一個機會了。
鏡月書院自己能不能夠把握得住,就不是段敏學自己能夠決定的了。
能抓住胡玄韻這麼一位自然是好事情的了,如果鏡月書院抓不住,也留不住胡玄韻的話,那麼也沒什麼,是鏡月書院的學子們沒有那個緣分。
最後臨別之際,色很是不錯,萬裏晴空,豔陽高照,大清晨的在這處集市城鎮當中就已經頗為有些人聲鼎沸的樣子,正好適合啟程趕路去往建陽城。
段敏學給胡玄韻在集市當中雇傭了一輛大馬車,專門用來給胡玄韻以及七名學生乘坐的,甚至還為此和集市城鎮當中的一些準備在今出發也同樣去到建陽城的商隊們聯係了一番,讓商隊們也捎帶上胡玄韻一行八人一起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