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幾個一頭霧水,隻見重山哭笑不得,無奈道,“先生何故這樣捉弄於我?”
“來,阿禮,子明,清華,快來見過鍾離先生。”
重山口中的鍾離先生應別無他人,正是東籬堂的鍾離堇,一聽名字,眾人紛紛肅然起敬。
“久仰先生大名!”
鍾離先生亦一一回禮,指著身後那一車油汪汪的綠草道,“大人,我喝了你的粥,這車綠草就換給你了。”
重山聞言,和大家麵麵相覷,半天說不出話來。
阿禮便鬥膽問道,“不知道先生什麼意思?”他幹笑了幾聲,試圖緩解尷尬,“難不成這草還能當飯吃?”
鍾離先生直起背來,不再扮出龍鍾老態,瞬間便顯得身姿威儀,接著娓娓道出,“此草名叫祝餘,人若食之,保三日不饑。”
重山聞言,臉上現出驚異神色,“先生莫開玩笑吧!”
“如果真是祝餘草,那麼義軍就有救了。我在古書上見過一些記載,卻未曾親眼見過,隻是不敢斷定世上真有此物。”我回道,心底早已按捺不住激動。
鍾離先生笑道,“便試試看又何妨。”
重山仍是半信半疑,但還是命人將草卸了下來,自己先扯了一棵,親自嚐了。
結果證明鍾離先生所言非虛。義軍原已被逼到山窮水盡的地步,他的到來給所有人的命運帶了新的轉機。
他不僅給送來了救命的祝餘草,還幫著重山出謀劃策,正式在義軍裏領了軍師頭銜。
“秦軍仍在山下死守,必定是等著我們糧草耗盡,自動下山投降。既然如此,我們便來個將計就計,分作五路人馬前往投誠,趁機殺他們一個措手不及,交戰時不必求勝,佯敗便走。如此反複三次,怠其戒心。銀蛇岩山路縱橫,峽穀眾多,第四次時,使人埋伏於入穀及高山兩旁之處,待秦軍深入峽穀腹地時,擂鼓為號,便推巨石而下,萬箭齊發,伏兵亦出斷其歸路。”
鍾離先生部署完畢,眾人皆領命而去。
幾日下來,秦軍損失過半。趁秦軍自顧不暇之際,重山命子明護送眾親眷家屬們於一條小路下山,藏於安全之地。自己則領著將士們終日和秦軍周旋,廝殺。
重山送我們離開時,樂揚緊緊地抓著他的手,淚眼婆娑。我站在不遠處,恰巧看到了這一幕,隻見重山摸了摸她的頭發,嘴唇在動,不知道說了什麼,但樂揚似乎馬上轉悲為喜了,看到樂揚笑起來,重山便也笑了。
我拂了拂袖子,先行一步,上了車。
等待的時間並不長,卻很折磨人,每一天都是提心吊膽,每當子明帶著消息回來的時候,我都怕是壞消息。
萬幸,他從來沒有讓我們失望。最終義軍等來了南陽的援兵,將士們士氣大振,一鼓作氣,將失去的潁汌城重新奪了回來。
前前後後花了十日的功夫。
當我再次回到城中時,心情與第一次時已大不相同了。第一次時多半是感到忐忑不安,夾雜著些許重逢的喜悅。現在,我沒有半點忐忑,也沒有半點死裏逃生的喜悅。當初來到這裏時是四個人,現在是三個人,多了樂揚,少了清愁和九菱。
歸城當晚,府上擺了慶功宴。
鍾離先生居左上座,阿禮居右上座,座後依次是子明,趙黎,羅長勝等領軍人物,還有一個陌生的年輕公子,生的眉清目秀,氣質儒雅,大類子明。他緊挨著羅長勝落座,推杯換盞時,又有鍾離的沉穩之風。
重山正好舉杯,道,“羅老將軍,這次多虧你及時趕到,我們方能反敗為勝!來,敬老將軍一杯!”
羅長勝便道,“嗬嗬,多賴大人領導有方!”
聽阿禮提過,羅長勝是個老實人,極重情義,性情也是執拗,說一不二。先帝曾將自己的親妹許給他,多少人做夢都得不到的機會,他卻因自己已有發妻斷然回絕,氣得公主要將他的妻子殺頭,他當場抬著棺材進了大殿,聲稱若是公主非要將他二人拆散,他便隻好遵守對妻子的承諾,讓公主和自己的屍首拜堂成親。先帝隻好作罷,但卻治了他一個藐視皇威的罪名,把他打發到偏遠的南陽當小兵,他倒不甚在意,後得前太守的賞識,一步步慢慢提攜上來了,最後重新舉薦了他接替太守一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