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
靜謐的山村傳來了悠揚的讀書聲,戰賜突然感覺世界是那麼美好,他不由得從儲物袋中拿出一隻紅色紙鶴,看著手中紙鶴,突然想到那應土宗外的那村,更想起了那應土宗宗外村子遇到的木舒婉朋友。
現在那木舒婉朋友應該長高不少了,也不知道那可愛的朋友有沒有走上修行的道路。
戰賜突然記起與木舒婉朋友的約定,如果自己能飛了,答應帶她像鳥兒一樣飛在空中,看那花兒、雪兒。
回了川州後,看來需要回梅山一趟,既要找血耀門算算賬,讓他們逍遙了這麼久,也該是了結的時候了。
還可以順便看看木舒婉,把約定履行了。
戰賜收起心中所思,循著讀書聲緩步向村中走去,剛到村口,那讀書聲“...勤有功,戲無益;戒之哉,宜勉力”剛好結束。
即使戰賜走到一間宅院外,村中民眾也沒有阻攔,戰賜來到那讀書宅院外,發現裏麵有五十餘位童子正認真端坐,聽台上老夫子講著什麼。
那老夫子年近古稀,頭戴一陳舊方巾,方巾四周露出黑白參半的頭發,但其聲如洪鍾。
“人性之善,猶如水之向下,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此所謂人之初性本善也!”
有幾位童子聽了老夫子的話後,蹭蹭蹭的舉起手,老夫子隨意的指了下一位童子,“汝南,你有何疑問?”
那童子手環抱一舉,恭敬的對老夫子行禮,出聲問道:“夫子,那村中二癩子專門欺負村民,還搶我們糖果,那他當初也是善的嗎?”
“善!
這經文中有解釋,苟不教性乃遷,如果不好好接受教導,即使再善良的本性也是會發生改變的。這二癩子沒有人好好教導規勸,勸其向善,他才會如此。
但你們知道他搶你們的糖果最後去哪了嗎?”
“我知道,我知道,肯定是被他吃了!”有童子高呼。
“是的,糖果那麼好吃,我們幾才能有一兩顆,他肯定搶了自己吃!”有童子努了努嘴,好似在回味糖果的味道。
老夫子搖了搖頭,回道:“你們猜錯了,二癩子搶了你們的糖果不是自己吃,是給家中老母親吃的,對你們來,這是惡,但其對母親是孝!這也明他本性還是善良的!孝順的人再惡又能惡到哪裏去!”
老夫子對村子中的一切都了如指掌,那二癩子雖有惡卻有大孝,這也是村民不怎麼厭惡他的原因!
“原來他不是自己吃呀!”
“沒想到他也孝順啊!”
“那,那下次我有了糖果我分他一顆!”有童子終於下定決心,出聲道,在他幼的心中,一顆糖果可是非常重要的,即使是好玩伴他都難得分對方一顆。
......
老夫子對著台下童子欣慰的點點頭,吩咐他們自行學習,他雖在授課,但他早就知道戰賜來到了屋外,他走到屋子外,看著戰賜,微微一笑:“客從何處來?不知有何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