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就此散開。
蕭不凡選擇的方向是西南方向偏東一裏,化身一道虹光後消失不見。他一路前行四十餘裏,除了見到一些野物,再無其他發現。
這些野物靈智未開,隻能勉強稱之為獸,與“妖”差了十萬八千裏。
由於接連不斷展開神識,使得精神疲憊不堪。蕭不凡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南忘經,默默誦念幾遍,酸脹感竟然有所緩解。
他頓時來了精神,將南忘經運行幾個周天後,昏昏沉沉的大腦逐漸變得清明。不僅如此,許久沒有長進的神識也隱約間上漲了一些。
他暗暗將此事記在心底,看來那本貌似普通的“南忘經”,其中還有著不為人知的隱秘。
南忘經可以幫助神識恢複,靈石則能夠源源不斷地提供法力,使得蕭不凡效率大增,他一路搜尋到一百五十裏處,在一棵樹下盤膝調息起來。
他剛打坐不久,便見前方草叢中伏著一隻菜青色的三眼蛇,正發出“嘶嘶”的叫聲,蠢蠢欲動。
這條三眼蛇大約有兩三丈長短,胳膊粗細的軀體上滿是妖異的花紋,鱗片在陽光的照耀下一閃一閃,很是奪目。
蕭不凡隨手撿起一顆拇指大小的石子,彈向三眼蛇所在之地,三眼蛇當即凶性大作,用粗壯的尾巴蕩開石子,吐著猩紅的蛇信撲了上來。
還沒向前扭出多遠,石塊中攜帶的暗勁瞬間爆發,三眼蛇發出一道無聲的哀嚎,低垂下高昂的倒三角形頭顱,極為人性化的露出畏懼的神色,望了一眼蕭不凡夾尾而逃。
蕭不凡覺得有趣,起身尾隨追去。
三眼蛇七扭八拐地蜿蜒前行,不一會便來到一處地下洞穴,耀武揚威地瞪著大眼遁入地下。此洞雖然深不見底,但入口隻有碗口大小,普通人根本鑽不進去。
蕭不凡見狀悻悻折返,卻發現已不知不覺追到了深山之中。雖然知曉大體位置,但卻辨不清具體方向。他沿著記憶中的方向前行,卻越走越迷茫。
隨著天色漸暗,山中慢慢升起了大霧,更增加了前進的難度。
無奈之下,他就近選擇了一處相對幹燥的山洞,準備在山洞度過一夜,待明日大霧散去再尋出路。
夜色降落,萬籟俱寂。深山卻在此時被喚醒了活力,一聲聲野獸的吼叫回蕩在山中,給人帶來無盡的恐懼。
蕭不凡被接連不斷地叫聲驚醒。這種包含著某種奇特韻味的聲音聽起來不像走獸,更不似飛禽,很是怪異。尤其是中間夾雜著抑揚頓挫的旋律,更顯詭譎。他走出山洞,沿著聲音散發的方向小心翼翼飛了過去。
近了,近了,更近了。
蕭不凡隱在一顆參天古樹上,與漆黑的夜色已經融為一體。他看著不遠處成群結隊的獸群,心底莫名的駭然。
這些野獸按照族群種類整整齊齊地排列,依次站在空曠的平地上。它們的前方有十幾道直立的身影,隻是隱沒在黑暗中,看不清麵容。
一聲聲奇怪的吼叫便是出自這些黑影的口中,伴隨著時間增長,聚集的野獸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