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話嘮小迷糊(1 / 2)

丹陽子剛逃走,那豬婆子就到了,她跟頭趔趄撞出來,“通”的一聲撞歪了山門,灰土刷刷地落下來,那硬木牌匾晃蕩了幾下掉下來,落在豬婆子的頭上,豬婆子毫發無損,裂為幾瓣。豬婆子在撞擊之下,反而清醒了一些。她停下腳步,抬頭看看,際有丹陽子飛行的身影,豬婆子馬上一副迷妹的神情,:“夫君真是男人中的極品,連逃跑都那麼瀟灑。”

眾嘍囉圍攏過來,又不敢靠得太近,有幾個拄著拐,兩個包著頭,一個胳膊斷了。獨眼龍仗著膽子上前稟報:“奶奶,爺爺把迷糊帶走了。”迷糊就是那個沒鼻子的嘍囉,數他年紀,也幹不了什麼。豬婆子左右看看,果然少了迷糊,就:“那崽子隨夫君去了嗎?也好,夫君沒個人照顧也不行,迷糊機靈,定然不會惹夫君生氣。”另外負責灶炊的嘍囉提醒豬婆子:“奶奶,菜粥熬好了,進餐吧!”豬婆子一聽有吃的了,就立刻忘了麵前失去新郎的悲傷,飛快地回身,搶著吃菜粥去了。

熬菜粥的是一口唐軍每伍軍隊建製所用的大鍋,就是這口鍋能讓五十六人吃飽,平時行軍時就背在火頭軍的背上。這時候就架在土灶上,灶裏還有餘火,菜粥還咕嘟咕嘟地冒著泡。案子上放著一個頭號的木盆,平時都是給孩子洗澡用的,裏麵盛著滿滿一盆,冒著熱氣,十分誘人。那豬婆子跳過去,把頭紮進去,“呼嚕呼嚕”地吃起來。眾嘍囉見主子吃得盡興,自己也放心地吃起來。忽然,豬婆子從木盆裏抬起頭來,竟然滿臉淚水,十分悲傷。獨眼龍首先看到,放下碗給負責灶炊的那個子一個耳光。那個廚師就跪在地上要求原諒,他哭著:“我對不起奶奶,我做的飯不和奶奶的胃口。”豬婆子哭泣:“我從來沒吃過這麼好的菜粥,太好吃了。”眾嘍囉這才放心,因為這位奶奶一旦使起性子,撒起潑來可是不得了,捅誰一指頭就能讓你半個月起不來床。他們中的禿子是被拔去了頭發,瘸子,斷胳膊的也多是豬婆子不心弄傷的,連機靈的獨眼龍也不能幸免,半口牙被打掉了,僅僅是他了個笑話,豬婆子親熱地拍拍他的臉。

“你們爺爺還沒吃菜粥呢!”豬婆子冷不丁又:“你們得把他找回來。”眾嘍囉集體“噗”地把飯吐了一地,都是又驚又怕,又不敢反駁,又集體掩飾地咳嗽起來。

丹陽子吃沒吃菜粥不要緊,今的遭遇夠他回想一輩子的。第一次落荒而逃,僅僅是為了躲避拜堂成親。他回頭發現那豬婆子沒追來,這才放心,落在地麵上,把迷糊也放下來。迷糊也知道丹陽子是好人,救了他的性命,也不十分驚慌。這孩子有個十四五歲,長得瘦,細胳膊細腿兒,瘦骨嶙峋,圓腦袋,五官生的也,現在剩了四官了,這子沒鼻子,讓人看著別扭。

丹陽子問他:“孩兒,這裏是什麼地界,屬於平盧還是河東?”迷糊別看長得寒磣,卻是十分健談,話沒鼻子有點不清楚,但是大致意思沒問題。迷糊:“爺爺,我叫迷糊。”丹陽子一陣反胃,:“別,迷糊,叫大哥,我不是你爺爺。”迷糊:“好的,大哥,恭敬不如從命,等拜堂之後再叫爺爺。”丹陽子差點哭了,難道自己真的跟那肥豬婆子很配嗎?迷糊接著:“這裏是平盧和河東兩交界,往前走二十裏地,山下就是淩州地界。”

丹陽子又問起那豬婆子的事情,迷糊這下話匣子就打開了。原來這地方叫母豬嶺,山勢陡峭,生活著不少野物。那豬婆子就是一頭野豬,野豬喜歡組團,常年遊走在山間林地,有時候也還溜達到山下百姓們的田裏,糟蹋了不少莊稼。結果被一群獵戶挖了陷阱,幾乎絕種,恰巧留下一頭母豬。這隻母豬怨憤驚慌,鑽進大山,時長夜半站在山頭悲鳴,多少年過去了,這頭豬也有了靈氣,被鎮妖石釋放的邪氣浸染,相當於上了妖怪速成班,也成為一方霸主,故土難離,就盤踞母豬嶺。她把野豬那點本事發揚光大,本事也不。她先是為家族報仇,把獵戶們全整死了。沒有獵人,山上的野物可高興了,隨機發展,欣欣向榮。

豬婆子經常在山下搶東西,以吃的為主,有的時候興起,就現了原身,一口大野豬,橫衝直撞,房屋倒塌,砸死、撞死,嚇死,踩死人的事也經常出現。就被官長上報朝廷。山上本有一夥劫匪,就是獨眼龍他們,原來有個大寨主,不信邪的,被豬婆子三兩下就擺弄死了。獨眼龍他們為了活命,就跟了豬婆子,豬婆子看著凶惡,其實並不十分歹毒。他們來到山神廟,本來也荒蕪了,豬婆子一屁股就把山神泥像拱下神台,自己做了正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