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第一才子(1 / 3)

文鵬讀書,甚為勤奮刻苦。除去經史子集等書籍外,亦會讀四書五經之類的書,雖不甚喜之,但為功名,也不得不硬著頭皮誦讀。

每日早早起床,除卻晨讀,還會沿著書院跑步。清晨,天氣薄涼,跑跑步,身子也暖和些,不覺天涼。

下了學堂,跟著先生研學醫術與作畫,有時會跟著他出診瞧病,有時跟他拜訪故友。

香兒不時找他玩耍,小翠也成兩人之間的“鴻雁”,時不時傳遞書信。

老先生自打上次,被錦衣衛追趕後,似乎也變了許多。他時常帶文鵬去義診,也多收兩個女弟子,一個喚作方瑩,一個喚作姚寶兒,年紀比他小上一兩歲。

書院不知何故,放了幾天假。家裏近些的孩子都回家去了,沒回家的孩子,要麼在書院看書,要麼出去玩耍。

不知何故,這些時日,很少見到書院的先生們。

文鵬也不清楚發生了何事,隻是有一次,聽聞孫明德小聲嘀咕:夫子們這幾日,在聯名上書朝廷,請求朝廷釋放我朝第一才子。其他書院的先生,朝野文人、士子也在活動,聽說牽涉的人很多。

文鵬好奇,想多問一些。孫明德低聲對大夥兒說,這是要殺頭的事情,還是不要問那麼多。之後,他也不敢再多言論。

聽同窗好友說,孫明德家人在朝中作官,想必這件事不會有假。

文鵬聽別人說起過,這被譽為帝國第一才子的人。

他姓文,名大紳,吉安府吉水人士。五歲誦書,七歲述文,九歲便能吟詩作對,熟讀百家典籍,主持編纂帝國第一本全書,並編製前朝史書。善對,人稱當朝第一對子王。

話說這文大人,才高八鬥,學富五車。三朝為官,官拜內閣首輔。為人耿直清廉,剛正不阿,得罪不少朝廷重臣與貴胄,即便同僚閣員,元老亦不留情麵。他屢遭貶黜,後又數次被朝廷起用。

聽說前些年,得罪朝中勳貴。前些日子,被人抓住把柄,密告下獄,至今還關在天牢裏。

近日來,從朝中傳來消息,這文大人有可能被重判,甚至有被殺頭的危險。

這朝野一片嘩然,江南文人正聯名上書,請求聖上赦免其罪。

這幾日放假,書院的先生們,正是聯合其他書院的先生,商討解救文大人的方法。

文大人蒙難,也給江南文人帶來不小震動。前些年,帝國一位大儒,被朝廷滅了九族,當時震動整個帝國,雖民怨沸騰,但硬是被彈壓下去。

這些年,朝廷與士子、文人的關係,剛剛緩和,又出此等消息,江南文人更是義憤填膺。這讓他們又想起舊事,私底下指責權臣,蒙蔽聖聽者,大有人在。

帝都太子府,這些日子,私下前來拜見的親信,朝廷要員,文人絡繹不絕。

所托之事,無非是懇請太子出麵,為文大人,及其他受牽連官員,向聖上求情。

太子十分為難,文大人等人皆為東宮屬官,也是他的親信,無論如何都該出麵求情,但父皇的脾氣,他十分清楚。自己出麵,非但救不了這些人,甚至有可能讓他們人頭落地,自己亦有可能落罪。

無奈,太子命人將大門緊閉,何人來求情,一概不接待。

太子派人將請願書收下,安撫前來求情的文人、士子等人。好言相勸之下,這些人才散去。

太子在府中坐立難安,恐日久生變,傳出去更會讓父皇起疑心。

太子雖不動聲色,命眾人不得再議,也告誡他們,不得再來太子府走動,但他心裏已生出,如臨深淵的寒意。

這多麼年來,他替父皇打理朝政,日夜忙碌,鞠躬盡瘁。身子已不堪重負,內心憔悴不堪,卻仍被父皇如此猜忌與打壓,不免內心有些心灰意冷。

這太子之位,他坐得戰戰兢兢,多次依靠著他的謹慎與忠臣力保,才躲過明槍暗箭,但這次的危機,卻格外不同。父皇雖在行軍打仗,卻仍在遙控朝廷,借機打壓他的勢力,難道父皇真有廢儲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