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文茵的伴讀已有一些時日,姝婉對文茵的性子也有了些了解。因著皇帝的寵愛,有些性子,隻是她心性純良,倒也做不出多惡的事來。
對於學問這回事,文茵不喜那麼文縐縐的東西,於是變成了姝婉代筆。時間長了,姝婉竟也能模仿文茵的筆跡到假以亂真第二次程度,隻是這些事當然是瞞著宮裏所有人。
文茵雖不喜這些詩書字畫,卻對鼓樂頗為精通,平日最喜彈琴。哪怕是宮裏的樂師都要誇她有賦。
而元貴妃的女兒文微公主,自喜歡樂器,然能力所限,處處低文茵一步,因而與文茵不對付。
身為公主,少有會女紅的,可是文茵卻跟著雲妃學刺繡。原是為了繡荷包送給沐黎羽,感歎文茵癡心的同時,姝婉也跟著她一起受了不少苦。
然而文茵始終沒有把繡好的荷包送出去,問其緣由,她隻要等一個時間。
姝婉也曾在皇後宮中碰到過幾次沐黎羽,沐黎羽是跟著瓊華過來的。皇後似乎很喜歡沐黎羽,因為對比瓊華無言的性子,他則顯得平易近人一些。
姝婉沒有和沐黎羽過多接觸,哪怕他看著溫和,姝婉卻覺得此人有些不對勁。因著文茵偏向沐黎羽的心,以至於姝婉並不敢在她麵前提起這事。
好在平日在宮中極少碰到,不過文茵為了見到沐黎羽,總是起早去給皇後請安,但每每皆是失望而歸。
也不想想瓊華作為被皇帝培養的下一任儲君,哪得機會整日來這皇後宮鄭既是如此,身為伴讀的沐黎羽又怎會過來。
許是文茵的性子少了絲浮氣,也沒有別的公主那般嬌縱,皇後對她也算有些好福隻是因著雲妃的緣故,對她仍是有些冷淡。
皇子和公主不在同一個地方學習,文茵每次和其他姐妹一起聽先生講課都覺得煎熬。
她不喜詩文,稍顯惰性,因著她的寵愛,旁邊的人總要告訴先生她的差錯。哪怕是姝婉,也幫不了她,時間長了兩方也就結怨了。姝婉身份不同,自然不會參與兩位公主的鬥爭,隻平日勸著文茵不要再起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