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女人什麼的,朱由校沒想過,他還是個孩子,再了,前車之鑒不遠,他可不敢亂來,他不想學老爹那般一夜八女第二就不行了。
明朝是個複雜和紛爭不斷的朝代,宦官專權、文臣結黨、外患不斷,光是有人禍也就算了,偏偏這大明地質災害也不斷。
提到啟一朝,最出名的就隻有一件事那就是黨爭。
服侍在自己身邊的這個太監,竟然就是曆史上臭名昭著的九千歲魏忠賢。
自己的前身曾大肆提拔齊浙楚黨,並放任魏忠賢建立閹黨,將老爹提拔起來的東林黨給打壓了下去,事實上也不得不佩服東林黨,這些人在皇儲投機上,真的是做得好。
無論是自己老爹,還是自己身後的弟弟,東林黨在皇儲問題上,還真是駕輕就熟,尤其是自己的那個弟弟崇禎登基後,東林黨再一次開始了掌權之路。
這些滿嘴仁義道德東林黨,讓崇禎相信下的官員都是讀聖賢書,都是不貪汙的好官。
可是等到滿清入關,這些大臣又在做什麼?他們投降、通敵、賣國。在明末,黨爭幾乎成了朝堂上的主要事情,是執政意見的爭執,實際上是自己利益的爭執來的更恰當。
前世很多人在糾結穿越之後要不要砍了魏忠賢的腦袋,可是朱由校卻從來沒這麼想過。
沒了魏忠賢,自己用誰?外朝的人?東林黨的人?
別鬧了,除了閹黨,自己毫無依靠。再了,有個人在前麵頂著不好嗎?自己可以安心的做木匠皇帝啊!
魏忠賢可以用,但是卻不能像前任那樣用,要讓魏忠賢成為自己手上的一把刀,而不是什麼九千歲。
在朱由校的記憶之中,老爹泰昌帝因紅丸案而死得有點不明不白。這皇宮中,哦不,是這下,都道啟帝是個隻知道玩樂的皇帝,想要奪權的人有點多,全都虎視眈眈的盯著他的一舉一動。
若是自己一步踏錯,等待在前方的,就是萬丈深淵。先保住自己的命要緊,老爹死的不明不白的,這就是前車之鑒啊!
朱由校覺得頭又有點痛,看來為了自己以後的幸福和ing福,自己得好好做些功課,學學如何當個好皇帝,不然免不了走曆史老路。他可不想真的當一個短命皇帝!
“皇爺,該上朝了。”太監陳洪委婉地用上朝來提醒朱由校注意節製。在旁人看來,大病初愈的朱由校通宵沉浸在做木工的快樂中。
看著一地的殘次品,朱由校輕歎了口氣,就算是自己繼承了木匠皇帝的手工技術,可做那個東西還真沒這麼簡單。他揮了揮手,一群火者立馬會意前來收拾。
尚拂曉,而此時的奉門外,文武大臣全部站在灰暗中安靜的等待著,陪伴他們的隻有四周隨著北風不斷搖曳的橙色火光。
沒有人喧嘩,沒有人有任何動作,都那麼一動不動的站著,像是被寒冷的冬凍在了原地,又像是被凝固在曆史中的某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