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你家老爺要去遼東了(1 / 2)

朱由校在大殿裏來回踱著步,將事情從頭到尾的想了一遍,忽然他想起了一件事,立刻回頭對陳洪道:“你過來!”

陳洪自然是不敢怠慢,連忙躬身道:“皇爺,奴婢在!”

上下打量了一番陳洪,朱由校開口道:“內閣那邊擬旨之後,你帶著人去一趟熊廷弼的老家宣旨。到時候將這份題本給熊廷弼,讓他看一看。”著朱由校將袁應泰的題本給了陳洪,朱由校相信熊廷弼隻要一看這份題本就明白了。

這份題本原本交給其他人去就可以了,可是朱由校不放心,能讓他也放心的也就是陳洪這樣的貼身太監了。

“是,皇爺,奴婢一定快馬加鞭的趕過去。”陳洪連忙答應了一聲,麵容也很嚴肅。

事實上讓陳洪去傳旨是不合理的,因為聖旨分為兩種,一種是聖旨,一種是中旨。所謂聖旨,那就是皇帝下令,內閣擬旨,最後加蓋了皇帝玉璽的旨意,這叫聖旨。中旨,那就是皇帝私人下發的聖旨,權威並沒有那麼大,文官甚至可以不接中旨。

在朱由校看來,這就是文官給自己的特權,反正他們就是找各種理由讓自己與眾不同,讓自己享有特權。

中旨是由太監傳旨,但聖旨是官員傳旨,熊廷弼的任命自然是聖旨,所以陳洪跟著去可以,但是卻不能去傳聖旨。當然了,朱由校也不會讓陳洪去傳聖旨,他隻需要將袁應泰的題本給熊廷弼送過去。

事實上朱由校也可以發中旨,但是文官那邊早就想到了。如果誰接了中旨,而這份中旨恰恰是內閣反對的,那麼你就是毫無正氣、無底線的媚上,官品人品全都會受到各種層次的攻擊和譴責,想在官場上動一動都不可能。

文官想盡一切辦法來限製皇帝的權力,同時為自己攫取權力。明代權閹和文臣的爭鬥,背後折射的永遠是皇權和臣權的鬥爭,或者是皇權和士大夫集團的鬥爭。

陳洪走了,聖旨也發下去了,但是事情卻遠遠沒到結束的時候,因為朝廷上下都覺得這件事情莫名其妙,怎麼就突然搞出了一個夢了?怎麼就夢中換掉袁應泰了,因為一個夢就如此行事?當然了,這麼攻擊不行,但是攻擊解夢之人卻可以。

一時間朝野沸騰,無數彈劾的題本進了宮裏麵,勸諫朱由校的也是一大堆,但是朱由校全都留中不發,任憑他們吵鬧。

湖北江夏,這裏在後世是江夏區,隸屬於湖北省武漢市,位於武漢市南部,北與洪山區相連,南與鹹寧市鹹安區、嘉魚縣接壤,東臨鄂州市、大冶市,西與蔡甸區、漢南區隔江相望。在大明朝,這裏並不出名,甚至很普通,是一個寧靜祥和的縣城。

不過這一日江夏的寧靜卻被打破了,一群錦衣衛殺氣騰騰的進入了江夏城,護衛著兩輛馬車來到了熊廷弼的熊府門口。

自從辭官回家後,熊廷弼心裏就沒有平靜過。雖然這些一直都有家人陪在身邊,不需要他再在刀口上舔血,可是不知為何,他的心裏總是空空的。熊廷弼為人脾氣火爆,稟性剛直,這些日子在家裏麵,自然也是間歇性發火,實在是憋悶的厲害,主要是他不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