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孫承宗求見(1 / 2)

也許是受到了冰川時期的影響,京城這幾冷得厲害,加上幾日不見太陽、連續的陰,這就更讓人難受了。

空之中不時飄點雪花,但落在地上就化了,結果就是地麵濕滑,走路都要格外的心。

這樣的氣本就非常讓人鬧心,結果宮裏麵的事情就更讓人鬧心了。

大明朝的皇帝陛下病了,而且還很嚴重。同時宮裏麵在做法,求於鬼神,主持的就是那位頗為受寵的青雲門韓立。

在這個時候,大臣們見不到皇帝心中焦急萬分,尤其著急的是東林黨。

因為他們的人還在東廠關著,不定那些關著的人什麼時候就招供牽連到還在朝堂上的東林黨人人,其他東林黨人怎麼可能不著急?

東林黨可以是想盡了一切辦法想進宮見皇帝。

但是沒辦法,皇帝就是不見。

這可怎麼辦?總不能闖宮吧?

就在外頭猜忌紛紛之時,皇宮大內,朱由校斜躺在一張臥榻上。

前麵擺著祭壇,青雲門的韓立一身青色的道袍,揮舞著一把劍在做法,但是卻不敢發出聲音。

朱由校也沒看做法那邊,而是在不斷翻弄一本冊子。

這個時候陳洪輕手輕腳地走到了朱由校的身邊,壓低了聲音道:“陛下,孫承宗孫大人求見。”

聽了陳洪的話,朱由校頓時就是一愣,孫承宗來了?

事實上孫承宗這個名字絕對是明末繞不過去的一個名字。

孫承宗,字稚繩,相貌奇偉,胡須張開像戟一樣,聲音渾厚。

孫承宗曾先後在大理寺右丞薑壁、兵備道房守士等朝廷官員的家中做家庭教師。

後來,因房守士升任大同巡撫,孫承宗隨行。大同是當時明朝的邊城重鎮。

孫承宗邊境教書時,對軍事有著濃厚興趣,喜歡和邊關老兵和低級軍官交談,詢問一些關於邊關防務的問題。

慢慢的,他對邊關的軍務有所了解。

萬曆三十二年,孫承宗中進士第二名,授翰林院編修,而後轉拜中允。

啟元年,孫承宗官升少詹事。

此時的孫承宗已經是聲名顯現了,科舉榜眼,加上這些年升官的路徑,甚至主持過一任鄉試,這就是通往內閣大學士道路的官途,所以孫承宗非常受到器重。

也正是因為那一次的鄉試,孫承宗遭到黨人的忌恨。

黨人試圖利用官員每三年一次的考核將孫承宗逐出京師。

學士劉一燝力保孫承宗,孫承宗得以相安無事。

後世很多人都孫承宗是東林黨,但是朱由校卻不這麼看,東林黨內部其實也是有派係的。

像內閣首輔大學士劉一璟和孫承宗,這些人都屬於被貼標簽。

況且朝廷之中的黨爭已經到了非此即彼的地步,他們隻是與東林黨走得進了一些罷了。

如果非要分,朱由校更願意將內閣首輔大學士劉一璟和孫承宗歸為一黨,因為他們更像是東林黨裏麵的實幹派。

如果劉一璟真的是東林黨的大佬,他也不會那麼快就被趕下去換了葉向高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