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這些都在哪裏?
土木堡之變之後,大明的確是衰落了。但是在朱由校看來,衰落的不是國力,一場大敗並不能將大明衰減得如何,而是皇權的衰落,是中央集權的衰落。
士大夫趁機攫取權力,尤其是於謙對京營的改革,勳貴被徹底排擠出了權力中心。文官乘勢崛起,士紳集團徹底攫取了這個國家的權力。
他們打壓勳貴和將領,內閣的權威也提升到無以複加的地步。
從而導致的一係列後果使得大明徹底向深淵滑了下去,使得皇帝隻能用宦官來奪回自己的權力,隨後開始了長達百多年的宦官政治。
朱由校腦中思緒萬千,伸手對著陳洪招了招手,然後開口道:“將朕推到那裏去!”
陳洪連忙走過來將朱由校推到了陽光下。
感受著溫暖的陽光,朱由校輕輕地閉上了眼睛,仿佛睡著了一般,可是他早就在腦海之中進行著規劃了。
想要幹掉一個龐大的利益團體,硬碰硬是不可取的。一方麵會殺敵八千自損八百,其次就是幹掉了這個利益團體,新的替代者在哪裏?沒有替代者隻會造成亂子,自己是不會這麼幹的。
那麼如果幹掉一個龐大的利益團體呢?
答案很簡單,扶持一個新的利益團體取而代之,這即是最好的辦法。
朱由校就準備這麼幹。
既然兵部和兵仗局都靠不住了,那就索性另起爐灶重開張。至於兵部那邊,讓他們先幹著,等到自己這邊幹完了,那就直接將兵部給吞掉。
到時候就是自己和兵部那些人算賬的時候,反正朱由校覺得,大明的文官全殺了肯定有冤枉的。
但是三個人裏麵殺兩個半,肯定全都是死得其所,這個刀子自己早晚是要拎起來的。
京城看似平靜,但是下麵蘊藏著波濤。三法司開始了構陷熊廷弼案子的審理,原本大家都以為這算不上什麼大事情,案子到了自己的手裏麵,這還能算事嗎?
可是當看到坐在那裏一副老神在在的魏忠賢,所有人的表情都感覺像吃了蒼蠅一樣。
魏忠賢卻毫無所覺,放下手中的茶杯,淡淡的道:“咱家奉陛下旨意來旁聽,不發表意見,諸位大人盡可放手審問。”
在場的人對視了一眼,眼中全都露出了擔憂,這個案子是怎麼起來的?所有人都是心知肚明。
大家彈劾魏忠賢,魏忠賢報複,這個構陷熊廷弼的案子,基本上就是魏忠賢一手炮製的。大家廢了很大的力氣將案子要到了三法司,在這樣的情況下,魏忠賢心中豈能沒有怨恨?現在他來聽審,那豈不是回去之後全都要自己這些人的壞話?
雖然擔心,可是也沒辦法,大家都知道這事沒法改,甚至連勸諫都不可能。
你想讓陛下不派人來聽審,那你想做什麼?
現在陛下已經對自己這些人不信任了,你再這麼搞,必然就是大事情了,不定陛下就發怒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大家目光就集中到了楊漣的身上,畢竟他才是主審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