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九章 大家要嚴懲魏忠賢(2 / 2)

雖然心裏不是願意動,但魏朝也隻能強打精神跟著熊廷弼出去。

外麵得知朝廷來賞賜後,早已經鬧騰的沸沸揚揚了,得到消息的將領們一個個喜笑顏開。

自己家的將軍有牌麵,這是所有人都高興的事情;朝廷給了不少賞賜,這也是值得高興的事情,至少大家不會再無緣無故的被朝廷猜忌。

有了這樣強勢的頂頭上司,大家以後的日子必然會好過不少。

夜深人靜,王象乾站在沈陽的城頭上,麵無表情地眺望著遠方。

他的身影有一些削瘦,在黑夜裏顯得有些孤單,似乎與城下熱鬧的景象格格不入。但是他自己站在那裏,卻又顯得和諧了不少。

自從來到遼東之後,他走了幾個地方,看了看遼東的情況。

總體來說,遼東的情況並不好。之前王象乾就曾經聽過遼東的一些情況,自己來之前也做過一些了解,心裏麵已經做好了準備。

可是真的到了地方之後,王象乾發現自己做的準備還是有些不充分。遼東的情況比自己想象的要糟糕,根本不具備反擊的條件。

不要說反擊了,能守住都是最好的了。王象乾的心裏就有一些擔心了,一是擔心遼東守不住,二是擔心朝中的一些人搞出一些事情來。

要知道遼東一直都不安穩,影響最大的因素就是在朝廷。

輕輕的歎了一口氣,王象乾轉身走了下來,開口說道:“準備筆墨紙硯,我要上書朝廷。”

王象乾準備將這裏的情況如數告知朝廷,讓他們知道這裏究竟是什麼情況,斷了他們一些亂七八糟的念想,至少也是讓皇帝知道,別輕易的被人給忽悠了。

旁邊有人答應了一聲:“是,大人。”

回到房間之後,王象乾讓人把燈點亮了一些開始寫題本。雖然心裏麵很擔憂,但是在這份題本裏麵,他還是盡量的不摻雜自己的個人情緒,否則會容易誤事,

在王象乾寫題本的時候,北京城裏麵其實已經開始鬧騰了,根本沒人說遼東的事情。

大家都在忙著黨爭,誰有心思去管遼東?

有些人在想著自保,有些人在想著打倒別人。所有的事情都是如此進行的,沒人在意遼東是什麼情況了。

鄒元標的喪事進展很順利,身後事內閣已經給出了辦法。

朝廷給了鄒元標諡號,關於之前的案子也沒人再提了。該給的榮譽也都給了,鄒家人也扶著棺材回去了,準備將屍體運回到家鄉去安葬,為此朱由校還讓陳洪送了不少冰過去。

幸虧天氣還沒有到最熱的時候,否則根本就是送不回去了。

鄒元標的屍體是走了,但是剩下的事情還要繼續辦,朝廷上下都在等待著。彈劾魏忠賢的趨勢愈演愈烈,已經沒有人敢幫了他說話了,似乎所有人都覺得魏忠賢要倒了。

皇宮大內。

朱由校召見了朝廷大臣,主要就是六部尚書以及其內閣大學士。

這算是朝廷的一次小型會議,也叫做庭議,是皇帝與大臣們決定事情的地方。

當然了,主要是朝中的重臣,也就是中樞之臣參與這次會議。能夠進入這個地方的大臣,才算是朝廷的頂層權力持有者,其他人你隻能是聽著。

“今天議事,主要是最近輿情紛雜,朕想聽聽諸位愛卿的意見。”朱由校輕聲說道。

誰都沒說話,大臣們也不願意站出來。這個時候說什麼似乎都不對。當然了,這裏是指一些立場不那麼堅定的大臣,或者說沒有什麼立場的大臣。

有的人則是需要站出來。也必須要站出來。

高攀龍這個時候就走了出來,躬身說道:“陛下,魏忠賢喪心病狂,對鄒元標濫用刑罰。鄒元標乃朝廷重臣,年事已高,豈能受此屈辱?何況鄒元標因刑罰過重而死,臣請嚴懲魏忠賢。”

對於高攀龍這麼說,在場的人也沒有什麼意外,他的確有這麼說的立場。

在高攀龍之後。另外一個人也站了出來,這個人就是禮部尚書孫慎行。

孫慎行也開口說道:“魏忠賢狡詐奸猾、欺上瞞下,刑罰朝廷大臣致死,臣以為該嚴懲。”

這兩個人站出來之後,陸陸續續有其他人站出來,態度很一致,嚴懲魏忠賢。

這一下已經壓到了內閣頭上,幾位內閣大學士也要表態,如果在這件事情上含糊,怕是不行了。

尤其是韓爌,如果能夠把責任推到魏忠賢的頭上,對他來說就是最好的結果。至於陛下是不是想保魏忠賢,這和自己的關係並不大,自己隻要表明自己的態度就好。

隻是沒等韓爌開口,內閣裏麵的其他內閣大學士已經站了出來。

史繼偕第一個走了出來,躬身說道:“陛下,臣以為當嚴懲魏忠賢,罷免其職,群臣論處其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