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一章 推銷天主教(2 / 2)

但是事實上在這個士大夫把持的國家,它是行不通的。也可以說這種思想太超前了,在這個時代根本就是不合時宜的,所以直接就被掐滅在了萌芽裏麵。

原本舊有的思想體係,已經不符合當下時代的發展。大明需要一個全新的思想體係去指導社會的發展,這是一個進步的趨勢,在朱由校看來這是好事情。

大明朝滅亡了以後,清朝統一了天下,那真的就是徹徹底底的退步了。

在這種認識下,徐光啟這樣的實幹之人,他希望找到一條救國圖存的道路,於是徐光啟把目光投向了耶穌會。通過一些了解之後,徐光啟得出了這樣的結論。

可朱由校是後世來的,完全知道這些玩意是怎麼回事。傳教士嘴上說的漂亮,背後的齷齪事情更多,當時西方的問題絕不比中國少。

但徐光啟是一個理想主義者,又無法去歐洲實地考察,所以傳教士所介紹的西方成了他心中的烏托邦。

這就是你不能聽人說,你要聽人做。

朱由校覺得自己要扭轉這種趨勢,徐光啟等人是他要培養的革新一派,這種人必須要有一個統一的思想認識。

學天主教是不行的,那幫家夥整天想著建立****的國家。大明不允許比自己更牛逼的人存在,況且教會在歐洲現在都已經是頹勢了,想到自己這裏來尋求輝煌?

朱由校隻能送給他們一個字,那就是,滾。

你們的自然科學知識我們可以學一些。但是你們的思想就不要了。

如果說誰知道今後的思想世界是什麼樣的,誰知道這個國家應該走向何方,朱由校覺得自己最合適。

在經曆過後世信息大爆炸的行禮之後,在理論程度上,朱由校覺得自己是一個高手;至於實際操作上,朱由校從來沒想過自己去操作,自己是皇帝,自己為什麼要操作?

“皇爺,徐閣老求見。”陳洪來到了朱由校的身邊,開口說道。

這是心靈感應嗎?自己在琢磨著徐光啟的事情,他這個人就來了。

不過來了也正好,自己正好可以和徐光啟商量一下。

於是朱由校開口說道:“讓他進來吧。”

很快徐光啟就從外麵走了進來,見到朱由校之後,開口說道:“臣徐光啟,參見陛下。”

“愛卿免禮吧。朱由校開口說道,隨後對一邊的陳洪吩咐道:“賜坐。”

等到徐光啟坐下之後。朱由校這才開口說道:“不知道愛卿此來所謂何事?”

說完這句話之後,朱由校微笑地看著徐光啟。

雖然徐光啟有很多不足,但這真的是這個時代最頂尖的人才了。無論是對於新事物的接受能力,還是對於祖宗之法的見解,這個人都有獨到之處。

徐光啟缺的隻是一扇門。隻要自己把這扇門給他推開了,他就能走入一個全新的世界。

不過現在還不是時候,還得讓徐光啟再憋一憋,到時候他會有更深的感悟。

“啟稟陛下,臣今日來求見陛下,是為了戶部的事情。”徐光啟開口說道。

這個朱由校倒真的沒想到,這怎麼來這裏的?

剛剛陳洪還和自己說他們在聚會,還給自己弄來了一份名單,自己都沒放在心上。那你們商量好了就報上來吧,怎麼跑到這裏來了?

“愛卿但講無妨,是不是有什麼問題?可以對朕說。”朱由校開口說道。

徐光啟連忙說道:“不是戶部那邊出了問題,而是臣這邊出了問題。陛下讓臣去選戶部的人手,但是臣見識有限,交友也並不廣泛,所以隻能是從臣所熟識的人始終去選擇。如此一來,臣選擇的必然是和臣親近的人,恐有結黨營私之嫌,是以臣以為此策有不妥。”

“大明朝這麼多大,朝廷上下官員這麼多,臣以為當廣選賢才,盡可能的選擇天下的仁人誌士為朝廷所用,如此方能做大事。臣請陛下,遴選戶部官員,平息非議,同時也為國選材。”

朱由校看著徐光啟,心情有些怪。

這怎麼看,徐光啟這都算是以退為進,怎麼看都是在試探自己。

不過朱由校也知道自己該怎麼應付,他們這是不放心罷了。

於是朱由校笑著說道:“愛卿此言差矣,先前曾經說過,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朕既然把這個事情交給了愛卿,那愛卿就放心大膽的去做。朕沒有什麼不放心的。”

“朕既然對愛卿放心,那愛卿也要對朕放心。所謂君臣不相疑,既是為君之道,也是為臣之道,所以愛卿不必有顧慮,可放手去做。”

徐光啟心中感動,連忙躬身行禮道:“臣,謝陛下!”

“如果愛卿沒有什麼事情,那就去忙吧!朕等著愛卿的好消息。”朱由校笑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