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零章 請陛下暫停宮中營建(1 / 2)

聽了徐光啟的話,朱由校臉上倒是沒有什麼不高興的神色,而是笑眯眯的看向了他。

朱由校當然知道徐光啟口中所說的宮中營建是什麼意思。

這件事情其實也不是自己的鍋啊,真要追的話,正好能追到自己爺爺萬曆皇帝那裏。

在萬曆25年的時候,皇極殿、建極殿、中極殿三大殿和皇極、會極、歸極,三門被焚毀。

自從那以後,宮中的營建就一直斷斷續續的在修這些地方。

期間皇帝和臣子們的扯皮也不少,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這幾座大殿需要的木料需要從雲南貴州深山之中采伐運出來,然後經湖廣等地運到京城。這一路上可以說是花費甚多,死傷慘重。

自己老爹泰昌帝登基之後,皇極殿工程終於繼續開工了,是老爹拿出了100萬兩的內庫銀子資助下推進了工期,但也僅僅隻建到一半。

也就是說現在朱由校平日裏居住、廷議、朝會所使用的地方隻有原來三大殿的一半而已。

對於老爹泰昌帝掏內庫修宮殿的這種行為,東林黨是舉雙手雙腳讚成支持的。

自從老爹上位之後,東林黨就一直在忽悠老爹花內庫的銀子,動輒就是百萬兩。

老爹的內庫前前後後出去了好幾百萬兩,朱由校現在想想,甚是心疼。

甚至原本的曆史上王化貞還在遼東那邊搞,要100萬兩銀子賄賂蒙古族讓他們為自己賣命,這樣的軍事政策其目的也是讓老爹再出百萬兩。

現在徐光啟說這樣的話,顯然就是盯上了修三大殿這件事情。

事實上按照曆史上正常的發展,到了明年這個建造也會停下來。

但是在天啟五年到天啟七年就會再一次重啟,大明會在這兩年投入600萬兩的銀子,將這三座大殿建造完成。

後世很多人都說修三大殿是天啟皇帝昏庸的表現。國家已經困難到這種程度了,你一個皇帝居然為了自己的舒適還花這麼多銀子修建三大殿?

可是如果從一個國家的角度來看的話,能夠拿出這麼多銀子來修這三大殿,而且是在短短的兩年時間內拿出來的,那就證明國家還是有這筆銀子的。

而且同時期大明朝各地都在減稅,陝西在賑災,很多河工都在開工,遼東的軍餉也比較充足。

可是等到天啟皇帝死了之後,崇禎皇帝上位,所有的情況就急轉直下,朝廷什麼銀子都拿不出來了。

遼東的情況急劇惡化,陝西也鬧出了民變,各地流民起義鬧事不在少數,事情就進入了不可控製的境地。

可見並不是天啟皇帝修三大殿這筆錢不該花,也不是這筆錢對大明朝那個時候有多麼的重要,而是大明朝到了那個時候有這筆錢也沒什麼用了,因為根本就不是錢的問題。

自己的老爹登基之後,前前後後出去四五百萬兩了,全部都是老爹自己內庫的銀子。

現在徐光啟和朱由校說這件事情擺明了就是打提前量,因為自己如果繼續修下去的話,未見得還會再用內庫的銀子。

因為上一次抄家,朱由校把銀子全部都歸到了國庫,那麼繼續修建就需要動用國庫的銀子。

徐光啟這是在和朱由校打提前量,同時也是希望朱由校不要在這三座宮殿曆史遺留問題上投入太多的錢和精力。

“愛卿,豈不聞非壯麗無以重威嗎?”朱由校笑著看著徐光啟,語氣之中帶著幾分玩味的問道。他的眼中也帶著幾分戲謔的看著徐光啟,想聽聽他是怎麼說的。

“陛下,臣以為如果沒有國之基石,再壯麗的皇宮也不過是空中樓閣。”徐光啟躬身恭敬的說道,聲音不大,卻是讓所有人都聽了個一清二楚。

徐光啟這句話一出來之後,周圍更是噤若若寒蟬,誰都不敢開口了。

你徐光啟敢用這麼和皇帝說話?簡直就是不要命了!

大家再看向徐光啟的目光都不一樣了,這個小老頭還真的是敢說話。

因為你這樣說話的話,有諷刺大明朝是空中樓閣的意思。你不要命了嗎?

朱由校倒是不以為意,因為他也讚同徐光啟的這句話。

宮殿修的再好再漂亮又有什麼用?

用後世的話說,這就是典型的形象工程。在後世,地方政府辦公樓越好越漂亮,就會被百姓罵。

不過聽了徐光啟的話,朱由校倒是想到了一個事情,自己好像可以借個這個機會搞一點事情。

“可是愛卿,這天下都講究百姓要居有其屋。朕雖然是皇帝,朕也要有地方住啊;平日裏跟大臣們辦公,朕也要有地方說話,這宮殿不修朕何去何從啊?”朱由校說完這句話之後又看向了徐光啟。

抬起頭看了一眼朱由校,徐光啟開口說道:“臣並不是不想讓陛下修宮殿,臣隻是覺得現在不合適。國用艱難,朝廷困頓,百姓生活艱辛,在這個時候應該把錢都集中起來,幹一些大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