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零章 兩個背鍋俠(2 / 2)

可這都是私底下做的事情,沒有人會拿到台麵上來說。如果真的拿到台麵上來,那就是麵子上掛不住,一句話,丟人丟大了。

現在朱由校這麼做,那肯定是讓這些人丟人的,尤其是文官那邊,肯定是臉上掛不住了。

反倒是勳貴和勳戚,他們死皮賴臉的,估計也不會有什麼羞恥心,不過要看什麼操弄了。

朱由校又說道:“同時讓人放出消息去,就說太康伯無奈進宮求助,然後皇後就詢問了王安。是王安給皇後出了主意,讓皇後把事情告訴朕,讓朕出麵去訓斥他們,自然就沒有人再去找太康伯了。”

真的這麼幹了以後。這個屎盆子就扣到了王安的頭上。

無論是說情的文官那邊,還是勳貴和勳戚這邊,王安的名聲都臭大街了,至少沒有人會和他勾連什麼,絕對會對他敬而遠之。

最重要的是沒有人會因為這件事情對張皇後或朱由校有所不滿,最多也就是到太康伯張國紀那裏。

其實這是朱由校早就想好了。一個全新衙門的建立,必然會牽扯到無數的利益,也會把無數的人牽扯到裏邊來,同時也會得罪無數的人。

幹這樣活的人基本上沒有什麼好下場,所以朱由校選擇了這兩個人。

王安就是一個天生的背鍋俠;至於張皇後的父親,他的作用更大。

最關鍵的是王安和張國紀這兩個人在很多人之中都比較有好感,所以利用起他們兩個人來,更容易讓其他人接受。

這一次事實證明朱由校的選擇是對的,王安這兩人這麼快就發揮作用了。

對於自己家皇爺的做法,陳洪也不敢說什麼。

這種事情皇爺做了也不是一次了,別說像現在這樣,以前在王安什麼都不知道的情況下,皇爺也沒少往他身上扣屎盆子。何況這一次還是王安自己摻和進來的,那麼他也就怪不得別人了。

“奴婢馬上就去。”陳洪答應了一聲之後,躬著身子退了出去。

等到陳洪離開之後,朱由校就開始琢磨該選擇一個什麼樣的人去內務府。

無論是王安,還是張皇後的父親張國紀,朱由校都沒打算讓他們真正掌管內務府。

王安這個太監的忠心,朱由校是相信的。可是王安的能力,朱由校不相信。

王安是一個相信東林黨的人,可見他的能力有多差了。這樣一個人,不可能讓他真的來管內務府。真要給自己管黃了怎麼辦?

這是絕對不可以的。

至於張皇後的父親張國紀,有一點皇後還是沒有說錯的,她父親的確沒什麼才能。

如果真的讓王安和張國紀他們去搞,那麼內務府就徹底完蛋了。所以朱由校需要一個真正的能辦事的人去管理內務府

王安和張國紀這兩人在門麵上頂著,隻是為了得罪人而存在的,也就是為了背鍋而存在的。

等到內務府的事情走上了正軌,朱由校是不可能讓王安和張國紀他們兩個繼續待在那裏的。

所以剩下這個真正執掌內務府的人,就需要他有才能,而且現在就要埋進去,到時候就能夠把內務府順理成章的接過來。

這個人不能在一開始就得罪太多的人,所以朱由校不能第一時間就讓他跑出來。

隻不過這個人選是誰,朱由校還沒想好。

相對來說,朱由校還是傾向於讓太監來管內務府。隻不過讓太監之中的誰來做?

這個就需要好好想一想了。這個人要和魏忠賢、陳洪都沒什麼關係,另外就是和王安的關係也不能太親,要屬於宮裏麵的單獨一派,最好是個小太監。

想到這裏,朱由校還真的想起來這麼一個人。

這個人叫方正化,是宮裏麵的一個小太監。年紀20多歲。

方正化原本是魏朝的名下,隻不過魏朝現在不太受寵,自己都已經跑到遼東去了,他名下的人就更不用說了。

方正化這個人和魏忠賢、陳洪都沒什麼關係,這就代表了他不會與他們同流合汙。

同時,方正化與王安的關係也不太好。

關鍵是方正化的才能不錯,朱由校可以考察。

而且方正化這個人的武藝很好,這在太監之中是很難得的。要知道這不是武俠,沒有哪一個太監是武功高強的存在。

不過這個方正化是個例外,他非常喜歡武功,進宮前後一直在練武,所以才有一身好功夫。

正是因為這一點,方正化才吸引了朱由校的注意力。

原本朱由校是想讓方正化來給自己當保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