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八章 陛下何故造反(1 / 3)

“這件事情有什麼不妥的地方嗎?”黃永吉看了父親一眼,臉上有一些疑惑的問道。

從自己把這件事情告訴了父親之後,父親就對這件事情特別的看重,好像是有什麼特殊的地方,隻不過一直沒有和自己說。

現在父親又提起了這件事情和這兩個人,這裏麵肯定是有事情。

黃克纘看了一眼兒子,麵色凝重的說道:“特殊的不是事情,而是人。你說的那個和宋應星見麵的少年,應該是陛下。通過你的描述,我應該沒猜錯。”

聽了父親的話,黃永吉不敢置信地站了起來,震驚道:“居然是陛下?”

看著一臉震驚的兒子,黃克纘的臉上露出了嗔怒之色,直接責備道:“看看你的樣子,遇事如此大驚失色,將來還怎麼做大事情?不要急,要平穩。”

看著父親,黃永吉苦笑著說道:“父親,遇到這樣的事情,誰還能夠平穩?”

“當天孩兒要是主動一些,不是抱著看熱鬧的心思跟上去,那估計就是我結交陛下了。真的到了那一天的話,那兒子不至於整日待在家裏麵了。”黃永吉的語氣裏充滿了遺憾與悔恨。

“待在家裏麵還委屈你了?”黃克纘沒好氣的說道:“就你現在這個模樣,即便是進入了官場也沒你的好果子吃。行了,別說這個了,這些天讓你看荀子的書,你看沒看?我跟你說,這關乎著你的前途。”

“孩兒已經在看了。”黃永吉有一些心虛的說道。

他的確已經在看了,隻不過並沒有怎麼用心,而是當成了閑書來看。

之前他還腹誹過父親為什麼讓自己看這樣的書,根本就沒有什麼用處好吧。

可是在如今這樣的情況下,黃永吉終於明白了父親的用心。

看著父親,黃永吉有些遲疑的問道:“父親你不是想……”

看著一臉吃驚的兒子,黃克纘笑著說道:“有什麼不行的嗎?你父親我現在也是內閣大學士,可是在內閣裏麵有你父親什麼地位嗎?”

“內閣首輔大學士韓爌,看起來沒有什麼太大的作用,可是他起到的就是一個平衡的作用。這對他來說是最好的事情,隻要他不亂動,他的地位就很穩固。”

“內閣次輔大學士徐光啟,人家是新政的代表,從講學的陳可道到禮部的沈庭筠全都是徐光啟的人。他們那些人都是陛下準備要用的人,所以他們的地位也很穩固。即便是做一些什麼出格的事情也沒有關係,陛下都會護著他們。”

“至於內閣大學士孫承宗,他是陛下的老師,代表著翰林和一些清流官員。因為他本身就是翰林出身,地位很高,在這樣的情況下,孫承宗的地位自然也是非常穩固的。因為他是陛下要用來平衡徐光啟的。一旦那邊的事情失控,陛下就會讓孫承宗接手。”

“至於你父親我呢,看起來更像是一個吃閑飯的。可是為什麼陛下要把我放到內閣裏麵?”

“那是因為陛下需要我為他們增加一點危機感;同時也是陛下做了一個保險,一旦他們都靠不住的時候,陛下就會把他們一次性全換掉。到了那個時候,內閣裏總要有一個老人撐著,那個老人就是你父親我。”

“可是內閣裏麵的幾個人都是老狐狸,他們不會給你父親這樣的機會的。在這樣的情況下,我想做什麼都做不成,隻能憋憋屈屈的做幾年內閣大學士,然後告老還鄉。而且陛下也不會太過挽留,因為朝中並不是沒有人能夠取代我。”

“你覺得我願意這樣嗎?”黃克纘看著兒子,笑著問道。

“如果沒入內閣的話,或許沒什麼想法;但是既然已經進入了內閣,自然是不甘心的。”黃永吉直接說道。

“父親的才學自然是一等一的,智謀和資曆也是不比他們差,這樣自然是不甘心的。一展心中的抱負,名留青史才是父親該做的事情。”

“所以呀,你父親我一直在尋找機會。”黃克纘笑著說道:“隻不過一直沒有什麼好的機會,但是這一次機會終於來了。”

“陛下喜歡荀子的事情知道的人並不多,但是恰恰被我們知道了,這就是老天爺給機會。天與不取,反受其咎,這一次的機會絕對不能夠放過。”

“可是如此一來,怕是要得罪不少人啊。”黃永吉有些擔憂的說道:“而且恐怕對父親的名聲有損,孩兒擔心到時候輿情會對父親不利。”

黃克纘擺了擺手,語氣之中有些帶著嘲諷的說道:“那些都沒有什麼用。你父親進入內閣之後,領悟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在內閣之中一定要有自己的立場,無論這個立場是什麼,但是一定要有。隨波逐流的人是永遠都不會被重用的。”

“徐光啟代表的是什麼,他現在的名聲什麼樣?但是那又有什麼用,人家還是內閣次輔。如果真的有一天改革成功的話,你就知道徐光啟能夠名留青史。這種事情沒有未來可以說,因為誰都不會知道未來會怎麼樣,所以隻能是盡人事、聽天命。”

“你父親我是內閣大學士,同時還是刑部尚書。如果我開始推崇荀子的學說,那麼就可以引入法家的思想,到時候我就算有了觀點。最重要的是這個觀點為陛下所喜歡,就足以保證我的地位,至於其他的沒那麼重要。”

“朝廷上下這麼多年,多少人都在尋求一條路,很多人都在想辦法?誰知道荀子的辦法就不是一條路呢?”

“你還記得那天那個叫宋應星說過的話嗎?他說誰知道關學就不是一種辦法呢?那麼誰知道荀子就不是一條辦法呢?”

“荀子是陛下提出來的,那麼你父親我提出來肯定也沒有什麼危險。所以為父讓你好好看看荀子的書,以後出去也多談談荀子,在外麵塑造一個你已推崇荀子學說的印象。等到事情到了一定程度的時候,自然就會有你發揮的餘地。”

“到時候就會有人說你沒有中進士,不是因為你的學問不好,而是因為你推崇荀子的學說。為父已經讓人把消息放出去了,你自己心裏要有數。”

黃永吉略微想了想,有些興奮的說道:“父親,孩兒去考皇家書院行不行?”

“那個宋應星要去考皇家書院,既然陛下對他有如此感興趣,那麼很可能陛下還會關注著他。如果孩兒進入了書院,大肆的宣揚荀子的思想,會不會引起陛下的注意?”

黃克纘聽了兒子的話,略微沉吟了片刻,然後說道:“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好辦法,不過有一點你要記住,不要做的太過刻意,有些事情要順其自然,水到渠成才最好。”

“父親放心,孩兒知道分寸。”黃永吉連忙開口說道。

“行了,天色也不早了,早點休息吧。”黃克纘溫和的笑道:“既然你已經知道了怎麼做,那為父也就不用操心了。自己看著辦吧,有什麼事情再來稟告為父。”

“父親放心,孩兒知道了。父親勞累了一天,也早點休息。”說罷,黃永吉退了出去。

紫禁城,坤寧宮的小花園裏。

朱由校此時還沒有睡,躺在搖椅上搖晃著。

張皇後坐在朱由校的身邊靜靜的繡著小香囊。

旁邊的石桌上放著茶水和水果蜜餞,朱由校伸手不時的吃上一口。

抬頭看著天空之中的圓月,朱由校的心情十分閑適和放空。

不過這個時候,原本應該寂靜的院子中,卻有急匆匆的腳步聲音響了起來。

這讓朱由校微微一愣,隨後轉頭看了過去,發現來人居然是陳洪。

看陳洪的模樣就知道了,怕是有一些事情想要和自己說。能在這個時候跑來打擾自己,那麼就肯定是大事情,隻不過不知道是什麼大事情。

張皇後也看到陳洪過來了,於是笑語嫣然的說道:“天色已經不早了,臣妾去準備一下,陛下還是早一些安歇吧。”

朱由校點了點頭,伸手拉了拉張皇後,笑著說道:“好,你先去,朕馬上就過去。”

等到張皇後走了之後,朱由校對著站在不遠處的陳洪招了招手,麵容嚴肅的問道:“說說看有什麼事情,看你的樣子好像還挺著急的。”

“回皇爺,是關於黃閣老的事情。”陳洪連忙往前快速走了幾步,來到自家皇爺的身邊。

朱由校點了點頭,不急不慢的說道:“那就說說看吧。”

“是,皇爺。”陳洪答應了一聲,繼續說道:“錦衣衛那邊已經傳消息過來了,黃家這幾天的確有一些不正常,但事情不是在黃閣老的身上,而是在他的兒子,黃永吉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