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二章 你沒有反對的資格(1 / 3)

對於韓爌這位內閣首輔大學士,所有人的評價都不怎麼樣。

有的人甚至覺得韓爌是東林黨的背叛者,是一個為了獲得權力就毫無原則毫無底線的奸臣。若是把這個問題交到韓爌的手裏麵,基本上就等於沒戲了。

在所有人複雜的目光之中,韓爌穩穩的向前走了一步,沉聲說道:“啟稟陛下,臣亦同意將孟子換為荀子。”

說完這句話之後,韓爌沒有多餘的動作,直接轉身站到了另外一側。

聽完韓爌的話,朱由校點了點頭說道:“行,朕知道了,看來愛卿們的想法都是如此。很好,那就這麼辦吧。”

他又轉頭看向黃克纘,微微笑著說道:“黃愛卿,這件事情交給你來辦吧。你會同禮部一起,把這件事情辦好,不要有什麼紕漏。”

“是,陛下。臣一定不讓陛下失望。”黃克纘連忙走出一步,恭敬的說道。

聽到這句保證之後,朱由校收起笑容,直接站起身子說道:“那今天就到這裏吧。”

他說完這句話之後,不再理會眾人,轉身向著後麵走了出去。

今日大朝會上的消息很快就傳了出去,所有人都沒想到居然是一麵倒的讚同。

這實在是太奇怪了吧?

難道朝堂之上全部都是庸庸碌碌之輩,一個敢站出來說話的人都沒有?

一時之間,輿論甚囂塵上。

事實上,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非常簡單,那就是因為高層沒人。

自打朱由校穿越到大明朝以來,他就一直在清理朝堂上的東林黨,而且每一次東林黨人都是一批一批的被拿掉。

像工部戶部,還有禮部和兵部,全部都被朱由校給清洗了一遍。

內閣四位大學士,也都是清洗之後留下來的人。

一向擅長噴人懟人的都察院,早已經被清洗的不像樣子,現在為首的是朱由校的心腹大臣餘懋衡,在都察院裏跳得最歡的大噴子是崔呈秀。

在這樣的情況下,高層怎麼可能會有反對的聲音?

至於下層的人想反對,有什麼辦法?

你連站在朝堂上的機會都沒有,你怎麼反對?

你想到早朝上去說話?

可惜啊,你沒這個資格。

這一次大朝會隻宣召了正四品以上的文武官員,反正低於這個級別的官員都沒有資格參加。所以出現一麵倒讚同的這種情況,一點都不奇怪。

說白了,雖然這個決定不符合民間的希冀,但是卻被朝堂上認可。

就是因為朝堂和民間想的不一樣,朝堂上的每一位大佬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自己的利益,他們從自己的利益出發之後,決定這個政策應該支持,因為大家都能從這個政策之中分到好處。

雖然這些大佬心裏麵並不是很讚同,但姑且還是可以同意的,所以就形成了現在這種局麵。

民間的反對聲音依然非常的劇烈,但是沒有用,無法傳達到高層,所以無論怎麼跳都不會有結果。

何況這種改革又不像是什麼製度的推行,需要下一層的配合。

科舉這種改革完全是自上而下的,完全不要下一層的配合。

嗯,要麼你就不考,這就算是你最能夠拒絕的地方。

你不參加科舉就算了。可你也不可能讓所有人都不參加科舉,總會有人願意去參加的。

一旦有人去了,那麼這種對抗措施就沒有什麼太大的用處。

至於說下層官員,朝廷這會讓你考荀子,你不聽直接考孟子,那是什麼呀?

違抗朝廷命令,違逆皇帝的聖旨。知道那是什麼罪名嗎?

其他的罪名可以找理由推脫或者搪塞,但是這個罪名沒法躲。這就是一條從上自下壓下來的政策。

一時之間,京師風起雲湧,無數人在奔走呼號,無數人在瘋狂咒罵,甚至發生了好幾次攔轎子的事情。

當然,他們攔的就是朝廷重臣的轎子,憤怒的發泄自己的情緒,大聲的咒罵這些重臣不配為官,不配作為讀書人;同時也呼嚎著讓這些重臣站出來說話。

一時之間,整個京城都熱鬧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朱由校卻笑了。

說白了,從這一次的事情上就能夠看得出來,很多時候,朝廷的利益與地方的利益是不符合的。

朱由校想要的是為國家選一些真正有用的人才,能夠為國家所用的人才。

可是地方卻不這麼想,他們首要的想法是我要做官,至於怎麼考上的無所謂。哪怕是比拚力氣,隻要是我擅長的就沒關係。

這條政策被如此多的人反對,是因為大多數的讀書人讀的都是《孟子》,猛然換成《荀子》,他們就不適應了。

但更多的則是對未知的恐懼,不想做出改變的恐懼。

抬頭看了一眼陳洪,朱由校麵無表情的問道:“沒有人準備跪到皇宮前麵來吧?”

如果有人跑到皇宮前麵罵自己一頓,或者搞一個什麼到午門門前去跪諫,這才是真正的麻煩事呢。

至於其他的根本就沒那麼重要,他們喜歡攔官員的轎子就去攔唄。

“啟稟皇爺,不會出這樣的事情。”陳洪連忙躬身保證道。

事實上,的確不會出這樣的事情,因為這一次錦衣衛和東廠全部都在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