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一章 陛下還年輕(1 / 3)

聽到這句話之後,其他三個人的表情也嚴肅了起來。

事實上,事情的嚴重性不用韓爌說,他們三個人也很清楚,畢竟魏忠賢之前鬧騰的事情到現在也沒怎麼過去。

這是有前車之鑒的事情,所以他們也不敢掉以輕心。

這個時候,徐光啟麵容嚴肅的沉聲說道:“讓臣子們互相寫密奏,到時候上官不信任下官,同僚之間也相互提防,誰還敢做事?豈不是生怕被人抓到小辮子?”

“一旦如此做事,必然出現無數的庸官和懶官。與此同時,甚至會讓很多官員產生相互誣告的風氣。”

“如果一旦形成這個風氣,那事情就麻煩了,唯一有好處的可能就是魏忠賢,他們能夠從中誣告任何他們想告的官員。所以這件事情絕對不能夠答應他們!”

幾個人全都看了一眼徐光啟,沒想到他會在這個時候如此表態,大家頓時就鬆了一口氣。

要知道,徐光啟的身份一直都是陛下的人,幾個人害怕他在這個時候選擇支持陛下。

畢竟徐光啟一直以來都是陛下提拔的,可是他在此時沒有支持陛下,顯然心裏還是有底線的。

孫承宗看向徐光啟的目光之中都多了幾分柔和。

既然徐光啟已經開口了,其他人自然也不能落後,於是孫承宗說道:“我們要想辦法勸勸陛下。現在錦衣衛和東廠一起來搞這件事情,還有宮裏麵的那個妖道,如果不想一個好辦法的話,恐怕隻能讓事情變得更糟糕。”

說著,孫承宗目光從幾個人的臉上掃過,表情十分的嚴肅。

一邊的黃克纘把話給接了過來,直接說道:“或許我們可以學徐階。”

聽到黃克纘提起這個名字,幾個人都是一愣。

誰都沒想到黃克纘會在這個時候把徐階抬出來。因為徐階這個人無論在官場上,還是在士林之中,風評都不怎麼好,可以說名聲差的很。

雖然當初是徐階扳倒了嚴嵩,可是他的所作所為也並不為人們所稱頌。

畢竟為了扳倒嚴嵩,徐階把自己的孫女嫁給了嚴世蕃,甚至自己家裏邊還貪汙了那麼多田地,搞的是怨聲載道,可以說是非常非常的不得人心。

後來如果不是張居正把徐階給保下來,估計海瑞就把他給收拾了。即便是如此,在張居正倒台之後,徐階的名聲也就臭了。

現在黃克纘居然說要用徐階的辦法,幾個人的臉上都有些不太好看了。

當初徐階在嚴嵩的麵前,那可真的是毫無氣節可言,現在居然還想學他?

難道要去找那個魏忠賢服軟?

黃克纘也沒有去看幾個人的臉色,繼續說道:“諸位可記得藍道行?”

聽到這個名字之後,幾個人一愣,隨後便若有所思了起來。

而後,幾個人抬起頭看向徐光啟,臉上露出了一些莫名的神色。

藍道行這個名字,他們自然是不陌生的。

藍道行是嘉靖年間人,籍貫山東,是當時有名的道士,同時相信當時王陽明學派。

嘉靖三十四年時,藍道行從山東來到京師,後被當時的內閣大學士徐階推薦給篤信道教的嘉靖皇帝,深得皇帝本人的信任。

後因藍道行在嘉靖皇帝麵前攻擊當時的內閣首輔嚴嵩,而受到嚴嵩的報複。

嚴嵩指使孫子嚴鴻亟設計藍道行入獄,並迫害其致死。

藍道行這個人既是道士,同時又是心學的信奉者。

現在幾個人算是明白了黃克纘的意思。陛下信奉那個道士,魏忠賢也因此搞了不少事情,既然如此,那咱們就再找一個道士來。

隻要找到一個道士和自己這些人站在同一條戰線上,同時還能夠取代那個韓立,那很多事情就好辦得多,甚至有可能借機除掉魏忠賢。

幾個人頓時覺得這是一個好主意,而且比較靠得住。

至於他們看向徐光啟的原因,也很簡單。他們是覺得徐光啟來做這件事情最合適。

畢竟藍道行本來就是他們心學的門人,再找一個類似的也沒有什麼困難的。

另外一點就是徐光啟深得陛下的信任,讓他來做這件事情,陛下也會相信。

要知道,這一點非常的重要。

一旦陛下有了懷疑,那麼這個策略也就沒有什麼進行下去的必要了。

徐光啟見幾個人全都看著自己,臉上的表情有些陰沉。他可不覺得這幾個人是安了什麼好心。

的確,這是一個好辦法,可是辦這個事情卻未必能夠落得好。

因為如果被舉薦的人得陛下喜歡,那自然是皆大歡喜;可如果此人被陛下厭棄,那麼舉薦之人都會跟著吃陛下的瓜落。

到了徐光啟他們現在這個地位,有些事情完全沒有必要去做。因為不做不錯,安穩就顯得很重要。

所以這件事情是有風險的。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幾個把這個事情給了自己,表麵上看是非常非常的信任自己,是在給自己機會;可實際上說不定就是在挖坑埋自己。

或許單純一件事不行,但是有到了關鍵的時候,很可能就會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我沒有什麼合適的人選。”徐光啟麵無表情的說道:“畢竟我對這些事情不熟悉,你們如果誰有熟悉或者有合適的人選,可以推薦出來。”

聽到徐光啟這麼說,幾個人知道,他恐怕不想幹了。

於是他們互相看了一眼,發現自己幾個人好像也不太想幹。

原因也很簡單,這件事情如果做了,實在是太容易引起陛下的反感了。畢竟一旦這麼做,肯定會引起魏忠賢他們的反撲,到了那個時候就得不償失了。

一時之間,氣氛陷入了尷尬的境地。

在這個時候,孫承宗站起來說道:“我來找合適的人,這件事情就交給我來做吧。但是遠水解不了近渴,眼前要怎麼阻止錦衣衛和魏忠賢?”

“他們在陛下麵前搞事情,我們要把所謂的密奏製度給毀了,不能讓他們如此肆無忌憚的做事。你們有什麼好辦法?難道隻能上書勸誡嗎?”

這個辦法其實並不好。雖然他們沒有拿到什麼切實的證據,但是他們知道當今陛下不是那種聽人說話的人。

基本上這些亂七八糟的題本,陛下都不看,即便你寫了送上去,很可能起到的作用也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