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四章 不畏死的革新者(2 / 3)

“是,皇爺。”說完這句話,陳洪再一次回到梅之煥的身邊,輕聲的說道:“梅大人,陛下召見。”

“有勞陳公公了。”梅之煥笑著拱手說道。

兩人一起來到自家陛下的身邊,陳洪站到了一邊,梅之煥則是跪下行禮,“臣梅之煥,參見陛下。”

“行了,起來。”朱由校擺了擺手說道。

說這句話的同時,朱由校上下打量著梅之煥。

這是一個40多歲的中年男人,從他的模樣上來看,四方臉,五官端正,眉眼之間很正氣,看不出來有絲毫的猥瑣。

這樣的官員往那一站,給人一種踏實可靠的感覺。當然了,看人不能光看表麵。

因為朱由校知道,大明朝是個看臉更嚴重的朝代,長得醜你就不要想著做官了,用一句比較靠譜的話來形容,就是醜人當官影響朝廷的形象。

而亂世之時文人們選君王,也會秉承著這一點。如果你長得醜,或者長得比較猥瑣,那就是望之沒有人君之相。

這一句話就要了老命了,可以說大明朝看臉比後世嚴重多了。

從長相的角度來看,梅之煥是一個合格的大明官員,而且還是其中比較出色的那種。

收回目光,朱由校伸手將桌子上的題本拿了起來,說道:“這就是你上的題本,這裏麵寫了什麼,你還記得吧?”

“回陛下,臣記得。”梅之煥躬身說道。

朱由校點了點頭問道:“為什麼要上這樣一份題本呢?”

“你也應該知道,這份題本沒有什麼好處,即便朕不治你的罪,外麵對你也沒什麼好評價。無論朕做與不做,你恐怕都沒有什麼好結果。”

說完這句話之後,朱由校抬起頭,臉帶笑容的看著梅之煥,等著他回答自己。

朱由校的話,梅之煥自然是聽明白了。

這句話的意思其實很簡單,就是在說自己鼓出來的東西,其實是吃力不討好的。

如果陛下不同意,外麵的人會怎麼說自己?

這一點稍稍想一想,梅之煥就知道,根本不會有什麼好的結果。

可是如果陛下同意了,恐怕自己的非議就會更多,事情還要自己去做,那自己可能要參與進去了,到時候恐怕也沒有什麼好下場。

這是陛下在問自己。

梅之煥半晌沒有開口,不過他的臉上的表情依舊很嚴肅,最後緩緩的說道:“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這句話,有無數的人說過,朱由校也聽過很多次了,

可是這一次經過梅之煥的口中說出來,朱由校卻覺得特別有力量,於是他緩緩地問道:“不後悔?”

“回陛下,雖百死而無悔!”梅之煥說的擲地有聲。

朱由校點了點頭,將手中的題本放了下來,轉頭對陳洪說道:“差人將這份題本送到內閣去,讓他們擬定一個為張居正平反的聖旨。”

雙手將題本接了過來,陳洪躬身說道:“是,皇爺。”

然後他捧著題本安排人去內閣了。

梅之煥沒想到陛下居然如此雷厲風行,這隻是剛剛談了幾句話,就把事情給辦了,而且態度異常的堅定,絲毫不允許人拒絕。

如此擅專的帝王,自己為什麼反而覺得這麼開心呢?

朱由校緩緩的說道:“既然你說為張居正平反,那就來說說吧,張居正的新政之中,何事可排第一?”

“回陛下,臣以為當屬考成法。”梅之煥十分肯定的說道。

“朕還以為你會說一條編法呢!”朱由校笑著說道:“那就說說為什麼是考成法?”

“回陛下,朝廷無論實行什麼政策,做事情的終究是臣子;天下百姓仰望陛下,可是他們接觸到的終究隻是官員。官員就代表了朝廷,代表了陛下。”

“如今官場上貪腐橫行,官員之間相互推諉,無數官員以名邀上,實則毫無實事可做,總是詩詞歌賦、橫琴鄉裏,彈奏者多為奢華之曲。商賈權貴,毫無報國之心,整夜裏醉生夢死;官商勾結,欺壓百姓,橫征暴斂,民不聊生!”

朱由校的臉色絲毫不變,就那麼靜靜的聽著。